|
八大工業國(G8)財政部長近日&&,他們已經開始討論如何收縮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措施。G8財長稱,他們已委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助制定最佳方案,以削減預算赤字、撤出對銀行業的幫助並收緊貨幣政策。G8財長在為期兩天的會議結束後發表聲明稱,他們討論了在經濟復蘇趨勢穩定後制定相關計劃以取消非常規應急措施的必要性。
IMF總裁卡恩&&,當前決策者仍應主要關注應對現存危機的問題。他強調,在採取退出策略之前,必須先走出危機。蓋特納也支持他的看法。蓋特納稱,轉為收縮政策還為時尚早。
點評:未雨綢繆值得尊重,但“為危機結束作準備”並不意味着八國財長對危機結束的樂觀程度,而是在危機不再放肆蔓延的時候,對衰退和崩潰的恐懼暫時讓位於另一種恐懼。
引發另一種恐懼的魔鬼是發達國家的數量寬鬆型貨幣政策及鉅額政府債務規模。隨着危機在2008年底愈演愈烈,發達國家政府紛紛提高借債規模,試圖提振需求,結果造成政府債務達到戰後前所未有的水平。美國國債收益率在上周三一度突破4%之後,周四跌至3.862%,但仍遠高於3月份時的2.5%。從企業貸款到房屋抵押貸款等各種各樣的利率基本都與美國國債利率的走勢保持一致。如果政府債券的利率上升得太高太快,則可能扼殺消費者及企業的借款和支出,從而讓經濟復蘇半途而廢。而寬鬆的貨幣政策導致的流動性充足使得金融投機捲土重來,近期的油價攀升鬧得歐美兩地人心惶惶。在這次G8財長會議上,來自歐洲的一位財長説,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將引發另一次危機。於是,他們便“委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助制定最佳方案,以削減預算赤字、撤出對銀行業的幫助並收緊貨幣政策。”
但是你還沒走出危機就想抽身走人顯然不行。就像IMF總裁卡恩所説,在退出之前必須先走出危機。進則太熱;退則太冷。這讓歐美財長們進退兩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