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無論是追求一生事業還是臨時應對一項工作,幾乎所有人首先想到的都是如何“贏”,如何成功,很少去想“輸”。 商場沉浮,人生難測,應該説,輸與贏,成功與失敗,都是情理之中的事。但生活中,對於成功人們會總結出很多很多的經驗,唯獨對待失敗,往往是避而遠之。 一個追逐成功,想做大做強、做成百年老店的企業,不僅要在經驗的基礎上有所進步,更要在失敗的紀錄中清醒前進。 失敗的企業,失敗的因素雖然多種多樣,但大多還是帶有一定的規律性或周期性,只要企業在思想上重視、制度上完善,這些失敗還是可以防患於未然的。俗語説:“差之毫釐,謬之千里”,企業經營中的錯誤是可怕的,不善於總結經驗教訓,糾正所犯的錯誤,重復過去的錯誤將更可怕。由此,當企業在經營中出現錯誤時,作為企業經營者,絕不能等閒視之,必須及時糾正。聰明的企業家善於認輸,他們不僅會總結自己的教訓,還會總結別人的“前車之鑒”,用別人的錯誤來對照自己,找到自己的短處。 有些媒體説宏碁的總裁施振榮是“最懂得認輸的贏家”。的確,宏碁在過去20年裏,都在全球十大品牌之列。施振榮回顧宏碁的創業和發展歷程時説:“失誤當然會有,但是勇於承認失敗,才會吸取教訓,以後不再犯錯。宏碁有一個特點,就是允許犯錯,就是要在輸的時候撐得住,不打輸不起的仗。輸了肯定有理由,能夠改正,接下來再找新機會才會贏。因為我們認為,認輸才會贏。” 有這樣的案例:宏碁在早期推出“天龍中文電腦”時,業務拓展不順,恰好有業務員賣出一套,卻發現客戶原來是空殼公司。公司雖然損失了十幾萬元,但主管並沒有責怪他,反而幫他分析情況,逐一檢視客戶信用管理的步驟,直到找到漏洞。這件事取得明顯效果:首先是企業的信用管理制度更加完備,其次是領導的寬容讓那位員工更加努力,後來他還奪得年度業績的第一名,這也使“認輸才會贏”的企業文化更具説服力。這些收穫,不是十幾萬元所能買得到的。 現在被稱為“鞋都”的溫州,在上個世紀80年代假冒偽劣盛行,當時的溫州産品幾乎成了坑蒙拐騙、假冒偽劣的代名詞,尤其是在1987年8月8日,在杭州“武林門事件”中,堆積如山的五千多雙劣質溫州皮鞋被一把大火燒成了灰燼。隨後,武漢市工商局也在全市範圍內沒收了二十多萬雙溫州皮鞋。“溫州製造”的皮鞋驟然間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幾乎全國各大商場都開始抵制溫州鞋,這些都直接導致了溫州鞋業的“信譽崩盤”。 溫州商人痛定思痛,從失敗中找到原因,意識到維護好溫州品牌的形象就是維護好溫州製鞋行業的利益,而行業的利益就是個人的利益,大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們展開了一場自我打假的“戰鬥”,建立了自律性的行業協會,一旦發現害群之馬,就清理門戶,毫不手軟。從2000年開始,溫州市政府和總商會還發起了建設“信用溫州”的倡議。溫州的産品終於從陰霾中走了出來,“溫州製造”成為了一個響噹噹的區域品牌。 “認輸才會贏”的經營理念值得借鑒並學習,每一個企業,在為成功而奮鬥的路上,不怕失敗,但絕不能在失敗以後糊裏糊塗,要“輸”得清醒,“輸”得明白,這樣,企業才能得到健康長足的發展。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