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經濟參考報    
首頁 今日關注 最新播報 專題報道 建言獻策 兩會觀察 兩會現場 兩會時評 兩會圖片  
 
陳麗芬:要靠創新和品牌提升傳統産業競爭力
    2008-03-12    本報記者:李新民    來源:經濟參考報
  “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堅持把自主創新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這句話説到我們心坎上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陽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麗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特別是我們傳統紡織服裝産業,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做強自主品牌,來提高自身的國際競爭力。”
  陳麗芬説,商務部分析數字顯示,我國平均出口一件襯衣只能賺0.3美元,實際上有的還達不到這個數字。這就意味着,出口8億件襯衣的利潤才能買一架空客A380飛機。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們多數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品牌意識淡薄。
  “只有堅持科技創新,發展核心技術,培育自主品牌,才是傳統産業特別是紡織服裝産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必由之路。”陳麗芬説。據介紹,陽光集團經過21年的發展,精毛紡生産規模佔全國的10%,毛紡服裝出口占全國的10%,産品65%出口,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精毛紡、服裝生産企業。
  説起科技創新,陳麗芬告訴記者,陽光集團近年來把“設備更新”與“新産品研發”作為技術革命的“兩翼”,實現“二次騰飛”。每年都將不少於年銷售額的10%用於研發新産品和技術改造,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産業。不僅承擔了51個國家科研項目的科研攻關,還一直致力於發展自主核心技術,申報了47項紡織服裝專利技術。實踐證明,每一次技術改造,都促進了産品的升級換代,提高了産品的技術含量,加快了企業升級的步伐,不僅勞動生産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而且通過不斷的産品創新,使毛紡服裝産業的利潤中有60%來自於新産品。
  “去年,經國際標準組織56個常任理事國的投票表決通過,陽光集團成為國內首家承擔國際標準化組織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工作的企業。”陳麗芬興奮地説,“這標誌着中國紡織業可以在更高層面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對全面、及時、準確把握紡織産品的技術和産業發展的動態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
  談起自主品牌問題,陳麗芬説:“我國目前仍處在品牌培育的初級階段,還是典型的‘製造大國,品牌小國’。統計顯示,我國各類進出口企業中擁有自主商標的不到20%,全國自主品牌出口占出口總量不足10%。”
  陳麗芬以紡織業為例,向記者提供了這樣一組數字:我國是紡織品出口大國,但50%的服裝為來料加工,90%以上由進口商提供商標、款式、紙樣進行來圖來樣加工,自主品牌只佔10%左右。
  “由於缺乏自主品牌,缺少核心技術,紡織産品附加值小,對經濟的貢獻率低。”陳麗芬強調説,“只有擁有自主品牌,我們才會有與別人討價還價的資格,才能賣出好價錢。因此,我們必須培育自主品牌,營造一個有利於自主品牌發育、成長、壯大的良好社會環境,為自主品牌提供輿論支持和群眾基礎。”
  相關稿件
工程機械行業:不普遍合資也可消化吸收創新 2008-03-12
不普遍合資也可以消化吸收創新 2008-03-12
王玉鎖:民企須加強技術創新才能做大做強 2008-03-11
代表委員們的共識:企業發展需要鍥而不捨地自主創新 2008-03-11
30多位代表呼籲立法推進自主創新 2008-03-11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工作人員 | &&我們 | 媒體刊例| 友情鏈結
Copyright © 2000 - 2006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通訊社網絡中心
版權所有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