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8-03-11 作者:趙飛鵬 來源:中國青年報 |
|
|
 |
|
3月10日,兩會舉行中外記者集體採訪,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和農業部另外5位有關負責人回答記者提問。本報記者 趙青
攝 |
每個月,媒體都在醒目位置報道出上月CPI的數值。老百姓可能記不住每月變化的CPI數值,但一定記得蔬菜、雞蛋價格漲了多少。
有人説,一些農産品價格的上揚是推動CPI上漲的元兇。3月10日,農業部危朝安副部長在回答這個問題時説:“農産品價格佔整個CPI價格指數大概是1/3的權重,農産品價格上漲確實對CPI的上升有直接影響。但是農産品價格上漲,這裡面的原因也是很多的,不能簡單地説CPI的上漲主要是農産品價格上漲推動的。”
在他看來,農産品價格的上漲是背後一系列成本的上漲。他説,原油的價格一路飆升,其他原材料的價格也持續上漲,推動了農業生産資料的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也在上升,這一切導致農業成本的上升。
危朝安説,老百姓需求的增加也是比較快的。國民經濟增長速度連續多年都超過10%,城鄉居民的收入也有比較快的增長,進城務工的農民大概每年增加800萬人。消費結構升級、消費的標準也提高了,社會對農産品的需求保持一個旺盛的狀態。“這幾年,我們的糧食每年的消費需求增加80億斤,每年肉類的消費需求要增加80萬噸,這對價格也會有影響。”他説。
國際範圍也對國內農産品價格上漲起到了推動作用。危朝安説,如今,世界的糧食庫存已經降到了198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特別是乙醇等生物柴油産業快速擴張,農産品工業消費需求不斷增加,加上美元貶值,使得國際市場以美元計價的糧油、奶製品等農産品均出現大幅度漲幅,且漲幅遠高於國內。
他説,國際小麥價格已經翻了一番,我們的綜合糧價是上漲了6.3%。國外農産品的價格變化對國內的價格也會産生直接影響。
另外,從總體上看,這次農産品價格上漲具有很大的恢復性,是對前幾年過低價格的一種補償。合理的農産品價格上漲對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是有好處的。
今年年初南方的冰雪災害也導致了南方大量田地受災,甚至絕收。危朝安解釋説,我國冬季的糧食生産主要是小麥,小麥産地主要是黃淮地區,這些地區受災不重,因此災害對今年的糧食生産影響不是很大。
“這次南方受災,確實對蔬菜的生産有一定的影響。”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陳萌山説。
他説,全國蔬菜因災害受損的面積大概是4784萬畝,大概佔秋冬菜面積的37%,還有一部分是絕收的面積。
對此,農業部反應迅速。他們號召農民抓好在田蔬菜的管理,使在田蔬菜盡可能上市,然後搶種速生菜。這些措施對平抑蔬菜價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根據監測,最近的蔬菜價格有漲有落。”陳萌山説。
危朝安最後説,我們對於保證農産品的市場供給,對於穩定市場價格是充滿信心的!本報北京3月10日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