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8-03-07 作者:李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 |
|
|
這個建議是否可行:每5年由教育部向全國兩會提交一份關於教育的報告,如有涉及高考的重大改革,則作重點説明?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張濟順今天對記者&&,她正在準備這個提案。
梳理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關於高考改革的次數,至少有14次。張濟順委員很清楚,凡此種種的改革措施旨在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更好地保障教育公平的實現,但公眾“不知道為何要改,也不知道效果如何”。
不久前,教育部宣布,今年高考將推廣平行志願的投檔錄取方式,讓這位大學的黨委書記都感到很突然。張濟順委員&&不解:鐵道部連春運火車票漲價都要聽證,為什麼高考改革這種牽動全局的大事,連聽證都不需要?“關於高考改革的可行性報告,至少要向社會公開並徵求意見”。
高考既然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利益,張委員認為,至少在這兩個方面,公眾應該有知情權:這麼多的改革措施推出時,到底經過了哪些程序,有怎樣的論證和必要的調研,這些改革的成效如何,有哪些已經取得成功,逐步完善後可以向全國推廣,有哪些目前還不成熟,需要經過進一步的試點,有哪些已經宣告失敗?
“連我們這些在高校的人都不清楚。”張濟順很遺憾地&&,那些信息的披露目前還局限在一個很小的圈子裏。這些年來,對高考的批評聲不絕於耳,她覺得,這與高考改革的不透明有關。
“改革應該要得到公眾的理解。”她説。 本報北京3月6日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