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8-03-05 記者:劉振冬 曾亮亮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訊
“進出口銀行的改革方案還沒有&&,但我想不會是完全商業化改革,因為國家並不需要多增加一家商業銀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李若谷4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的成本與內地差不多,進出口銀行今年準備再到香港發行人民幣債,但額度未定。 對於人民幣升值和美國經濟放緩對中國的影響,李若谷&&,貨幣升值對出口應該説影響很大,尤其對勞動密集型産業,但對進出口銀行影響不是很大。“因為我們支持的大多是高新技術産業。我們看到周邊有些國家吸引外資的數量在上升,可能是我們一些産業在向周邊轉移。” 對於一家以支持企業走出去為目的的政策性銀行,進出口銀行的重點長期放在外經貿領域。李若谷説:“我們有很多措施支持企業走出去,我們的理念是對企業不説NO。我們更多是幫助企業做強做大、走出去,根據企業的需求設計我們的産品、方案。我們在海外搞了很多合作,應該説非常成功。” 李若谷認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有三個最大的瓶頸,一是資金瓶頸,不少企業實力弱,需要配套金融支持;二是許多企業缺乏對國外情況的了解;三是人才,沒有懂國際經濟、法律的人才,甚至缺乏外語人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