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國家稅務總局、最高人民法院聯合發布公告明確企業破産程序中相關稅費徵管事項
2025-11-28 記者 韋夏怡 來源:經濟參考網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於“健全企業破産機制”的部署要求,進一步深化稅收徵管改革,優化稅務執法方式,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國家稅務總局、最高人民法院近日聯合印發《關於企業破産程序中若干稅費徵管事項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進一步規範企業破産環節的稅費徵管工作,優化便利破産企業涉稅事項辦理,更好保障納稅人合法權益和維護國家稅收利益。

國家稅務總局徵管和科技發展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企業破産案件逐年增多,破産案件稅收徵管中面臨諸多新情況、新問題。《公告》對破産稅收徵管事項進行規範,有利於穩定社會預期,提高執法的確定性和統一性,進一步便利經營主體退出,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公告》對稅費債權進行了精準分類,明確稅款與社保費單獨申報,稅款滯納金、利息按普通債權處理,罰款按規定申報,通過分類規範讓各類稅費債權都有了明確歸屬。

上述負責人解釋,破産案件涉及的法律關係、債權類型錯綜複雜,稅費債權性質不清晰往往會成為企業破産涉稅費徵管工作中的堵點。《公告》的&&,既解決了過往破産程序中稅費處理的爭議問題,也為企業減負、市場資源重組提供了清晰的操作路徑,為經營主體的有序出清與資源盤活提供了制度保障。

《公告》為企業減負與市場資源重組提供了清晰路徑。《公告》明確,破産企業處置財産産生的稅費屬於破産費用,繼續營業産生的稅費屬於共益債務,均由債務人財産隨時清償,這一規定破解了“新生稅費執行分歧”的資金困境。當企業進入重整或和解程序時,未清償的稅款滯納金、罰款也不影響後續信用修復與評價、遷移、登出,讓困境企業“卸下包袱”再出發。

《公告》為破産企業和管理人明確了資産處置、破産企業涉稅信息查詢、破産程序中發票額度調整和開具發票等問題的解決路徑。這些舉措為管理人清查破産企業情況暢通了渠道,為便利資産處置掃清了障礙。當企業宣告破産時,憑法院裁定書就能向稅務機關申請稅務登出,打通了經營主體“退出最後一公里”。

“《公告》的價值在於將制度規範與實踐需求深度融合。”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認為,“《公告》從解決申報、協作、實操中的具體問題入手,特別是對稅費債權性質、新生稅費清償順位、發票開具等長期存在的制度模糊地帶予以明確,讓法治剛性轉化為便利化的落地措施,既維護了破産程序的有序性,也為市場活力釋放提供了保障。”

值得關注的是,《公告》明確,稅務機關依法解除破産企業財産保全措施、中止強制執行措施,既保障了破産財産分配的公平性,又解決了“多頭跑”的問題,在保障國家稅收權益的同時,為企業破産程序順利推進掃清了障礙。

施正文&&,“此次稅務總局與最高法聯合發文,不是簡單的政策疊加,而是從保全措施同步解除,到登出流程協同簡化,每一項條款都體現了‘一盤棋’思維。這種跨部門協作機制,從制度層面消除了企業退出的‘隱性梗阻’,為市場循環暢通提供了重要支撐。”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