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促消費新政錨定三大萬億級消費領域
2025-11-27 記者 郭倩 來源:經濟參考報

  記者11月26日獲悉,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進一步促進消費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提出到2027年,消費品供給結構明顯優化,形成3個萬億級消費領域和10個千億級消費熱點;到2030年,供給與消費良性互動、相互促進的高質量發展格局基本形成,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召開後首個印發的關於促消費政策文件。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方案》強調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以優質供給更好滿足多元需求,利於開拓消費新增長空間。隨着政策利好持續釋放,老年用品、智能網聯汽車、消費電子、智能家居等領域正成為萬億級消費領域。

  《方案》部署了五方面19項重點任務。在拓展增量方面,加速新技術新模式創新應用,包括加快布局新領域新賽道、推廣高效響應製造新模式、強化人工智能融合賦能等。

  其中明確,加快布局新領域新賽道,聚焦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消費電子、現代紡織、食品、綠色建材等重點行業,開展雙百典型創新應用專項活動,打造百個標誌性産品、百家創新企業和一批可體驗可推廣的新産品首用場景樣板;鼓勵開發家庭服務機器人、智能家電和人工智能手機、電腦、玩具、眼鏡、腦機接口等人工智能終端。

  在深挖存量方面,擴大特色和新型産品供給,包括促進綠色産品擴容迭代、推動農村消費品提質升級、大力發展休閒和運動産品、推動健康産品創新發展等。其中明確,聚焦高端醫療器械、可穿戴設備、高效體外診斷設備等領域,拓展家用健康管理應用場景。

  在細分市場方面,《方案》明確精準匹配不同人群需求,包括豐富嬰童産品供給、加強優質學生用品供給、擴大時尚“潮品”供給、優化適老化産品供給等。

  分析認為,這將加速形成老年用品、智能網聯汽車、消費電子、智能家居等萬億級消費領域。

  以老年用品為例,中國老齡産業協會發布的《中國老年用品行業發展報告》顯示,我國老年用品市場規模已從2014年的2.6萬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5.4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7.3%。“人口老齡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共同趨勢,也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需求。”賽迪顧問醫藥健康産業研究中心分析師郭永喆對記者&&,當前,高品質的醫療、娛樂需求逐漸受到市場關注,適老化智能穿戴設備、遠程醫療監測系統等科技産品成為新增長點。

  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成為消費創新的“加速器”。例如,在智能家居領域,海爾智家推出的“AI之眼”烤箱能夠識別食材的材質、體積、數量,從而自主適配烘焙程序;美的研發的“酷省電空調”應用AI數據驅動變頻控制技術,控溫精準度可達到0.1℃……記者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由2012年的1022億元增至2024年的7560億元,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突破8000億元,2027年將突破1萬億元。

  “新技術新模式的廣泛滲透應用,正在深刻重塑産業生態和消費形態,是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的重要途徑。”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消費品工業研究所副所長代曉霞&&,人工智能的融合賦能,關鍵在於場景的深耕與鏈條的打通。尤其在汽車、家居、消費電子、紡織服裝、化粧品、醫療等重點行業,研發和落地一批垂直領域大模型,開展人工智能典型場景應用。利用AI與工業互聯網平台實現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通過柔性化、模塊化的生産線,快速將數據轉化為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模型或産品。

  美粧、珠寶首飾、嬰童用品等正成為千億級消費熱點。記者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2024年我國限額以上化粧品類零售額累計實現4356.5億元,受國貨崛起驅動,我國美粧行業發展穩中有進、持續增長。此外,2024年國內市場嬰童用品(不含食品)零售總額為5653.3億元,隨着社會經濟發展與健康意識提升,中國嬰幼兒保健用品行業迎來結構性增長機遇。

  與此同時,在場景賦能方面,《方案》明確培育消費新場景新業態,包括積極推動消費品首發、有序發展平台消費、規範發展共享消費等。

  “新場景是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新模式的系統融合,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消費場合或情景,而是包含了業態、産品、服務和環境要素等立體化的集成,對於提升新供給、創造新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王琛偉對記者&&,未來,需要營造與消費趨勢相適應的良好生態,例如,在有序發展平台消費方面,夯實平台管理責任,引導規範“社區種草”“推薦算法”等網絡行為,持續提升消費體驗。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