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地紛紛&&“人才引進落戶”優惠政策吸引優秀人才,增強城市發展競爭力。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人才資源“爭奪戰”中,一些中介機構和人才引進企業“歪嘴和尚念歪經”,聯手做局,造假售假,鑽惠民政策空子,發不義之財,形成一條“人才引進落戶”灰色産業鏈。接到相關舉報後,《經濟參考報》記者趕赴上海展開調查。
“挂靠代繳”成基本操作 “特殊名額”開價超百萬
記者調查發現,在上海,除了直接落戶類型,其他類型的人才引進落戶大多有在上海工作、繳納社保等硬性要求。幫不符合條件者挂靠企業、代繳社保,成為一些中介公司違規的基本操作。
上海信為源商務諮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為源公司”)位於上海市靜安區天目西路547號聯通國際大廈,在洽談室裏,落戶顧問張先生(化名)正在為一位只有大專學歷的外地客戶定制落戶方案。他説:推薦落戶臨港新區,那裏對學歷要求不高,如果想縮短落戶周期,可考慮3年落戶的方式,只是費用稍高,名額費約32萬,加上社保費20萬,總共50萬。他強調,“您仍然可以待在外地,不需來上海上班,我們幫您挂靠正規企業,代繳社保和個稅”。
對於持有全日制本科雙證的記者,落戶顧問李女士(化名)提供的服務方案有所區別:時間更短,只需2年3個月;費用更省,名額費12萬,加上社保,總花費36萬左右,還支持配偶及子女隨遷,無需額外費用。但同樣也必須挂靠在與中介有合作的高新技術企業名下,代繳社保,不用實際上班。
記者&&要急用戶口,不能等較長時間。李女士提供另一套落戶方案:選擇高納稅企業專屬落戶方式,因為是“特殊名額”,費用較高,要150萬元左右。
她解釋説,對於一些納稅上億元的企業,政府每年會給一些“核心人才”專屬落戶名額,要求年齡在40歲以上。若此前在上海沒有繳過稅,需補繳35歲以後的,若年齡在45歲以上,便不受上述限制。因為對學歷沒有要求,這種方式最適合“年齡較大、學歷不高”的有錢老闆。
以客養客“生財有道” 假結婚落戶“低價高效”
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上海落戶公示80080人,引進人才落戶佔比54%。在此熱潮中,一些“精明”中介嗅到商機,利用家屬隨遷政策,採用與即將落戶成功人員“假結婚”方式攬客,被稱為“以客養客、一魚多吃”。
中介聲稱,這種假結婚落戶方式“效率最高”,最快三個月,無需自行繳納社保,費用50萬元,相對低價。
落戶顧問向記者提供兩份《婚介信息諮詢服務協議》,説是假結婚落戶的服務合同,“也是成功案例”。這兩份服務協議顯示,中介機構分別為“上海優之元商務諮詢有限公司”“上海信為源商務諮詢有限公司”,格式內容基本相同,落戶服務費50萬元,分5期支付,其中,與乙方客戶領結婚證當日內支付20萬,與乙方客戶離婚當日內支付尾款5萬元。
記者&&,假結婚落戶風險太高,乙方客戶“萬一離婚時要分財産”“萬一不想離婚”,咋辦?
落戶顧問以“雙方做婚前財産公證”,打消記者第一個顧慮。對於第二個顧慮,他解釋説,乙方客戶本來有自己的家庭,她也是為了落戶而假離婚再假結婚的,“她這樣做,也是要把支付的落戶費用,賺回一點。”
為了進一步打消記者的疑慮,這名顧問説,乙方客戶不知道您的具體信息,您只需拿結婚證和離婚證時去民政局走一遍流程,“您愛人如果不放心,可以過來全程陪同”。
記者看到,信為源公司一位落戶顧問10月份在其微信朋友圈多次發信息,內容是“現有一名優秀單身女人才,可帶一位40歲左右的男性,4個月落戶上海,價格非常美麗,感興趣的私聊”,還附上兩本燙金結婚證的照片和帶有“快速落戶”字樣的圖片,頗具誘惑力。
沆瀣一氣鑽空子 利益均沾成鏈條
記者調查發現,上海目前引進人才落戶,分為五大類18種方式,其中第二類“重點機構緊缺急需人才”落戶方式,成為一些中介機構和涉事企業上下其手的“重災區”。
知情人士説,這些包括高新技術企業在內的“重點機構”人才引進的學歷技能門檻並不算很高,一些違規中介將它們視為挂靠代繳落戶載體的首選目標,加上少數高新技術企業利欲熏心,兩者沆瀣一氣,利益深度捆綁。
信為源公司落戶顧問説,目前與他們公司合作挂靠代繳落戶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約有20家,每家高新技術企業可以提供1至2個人才引進名額,高新技術企業按規定每三年復評,若資質被取消,可立即更換其他合作企業,社保繳納時間連續計算,“不會影響客戶的落戶進度”。他透露了其中的利益分成模式:“客戶向我們交12萬服務費,其中10萬要付給高新技術企業合作方。”
記者對此&&難以置信:“都高新技術企業了,還差這點錢?”落戶顧問回答説,一家高新技術企業有5個人才引進名額,如果賣出來,當年就賺50萬元,不用也是浪費,別以為高新技術企業個個都是大公司,少數高新技術企業其實也是小公司,“高新技術企業”頭銜每三年復評,這次評上了,下次不一定評得上。
據介紹,信為源公司已累計辦理成功超過9000個落戶申請,目前還有3000多個案例正在推進。
記者追查中介機構聲稱的部分挂靠合作企業,發現疑點重重。
信為源公司提供的落戶成功案例信息顯示,一位客戶匹配挂靠的“高新技術企業”,是上海冠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但為避免相關部門通過資金軌跡追查挂靠代繳違規行為,這位客戶每月將所需繳納的社保費用轉至上海繪深建築工程有限公司賬戶。
天眼查查詢結果顯示,上海冠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繪深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公開的&&電話為同一號碼,吳建澤曾擔任上海冠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他還是上海優之元商務諮詢有限公司前任法定代表人,而該公司現任法定代表人是信為源公司法定代表人吳建豐。
“這相當於中介機構自己控制或關聯多家企業,為‘挂靠代繳’提供便利。”業內人士分析説,這種“中介、企業”聯動模式,讓申請人以“高新技術企業員工”身份落戶,通過虛構勞動關係、代繳社保的方式套取落戶資格,屬於典型的政策套利行為。
(經參調查線索徵集郵箱:13810799287@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