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我國稀散金屬開發利用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2025-11-27 記者 王立彬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為高新科技發展的關鍵原材料,我國鎵鍺銦等稀散金屬開發利用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自然資源部11月26日發布創新成果顯示,我國已經攻克煤鋁銅鉛鋅礦中低品位稀散金屬高效提取技術,煤中鍺綜合回收率由55%提高至80%以上,鉛鋅冶煉過程鎵鍺銦綜合回收率平均提高10%左右,銅冶煉過程硒碲錸回收率分別由93%、65%、70%提高至97%、90%和80%。

  稀散金屬高純産品製備關鍵技術及核心裝備也取得重要突破。我國自主研製出溫度梯度冷凝—晶向控制定向結晶器等5種核心裝備,實現半導體分子束外延8N級高純鎵批量穩定生産;開發出第一顆國産平面型高純鍺探測器,填補國內空白;建成超高純鍺等高端原材生産線,實現初級産品向高端産品的跨越;打破國外對高端産品壟斷和限制,支撐MBE高純鎵、LCD面板銦、鍺單晶襯底、碲化鎘薄膜等關鍵戰略金屬産品自給率提升至70%以上,在國防、新能源、5G通訊、半導體等領域起到關鍵支撐作用。

  據介紹,鎵鍺銦等稀散金屬對戰略性新興産業、未來産業和國防軍工等行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支撐作用,是搶佔科技制高點的關鍵原材料,對提升相關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至關重要。我國稀散金屬主要伴生在煤鋁銅鉛鋅鉬等礦物中,但長期以來,採選冶流程長、回收率低及高純産品質量不穩定、成品率低。這一系列重大突破,有助於結束我國高端原材料和高精尖産品受制於人局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