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加強涉外知産保護 護航閩企國際化發展
2025-11-26 記者 林凱 來源:經濟參考報

  福建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之一,素有對外開放的傳統。近年來,福建將加強涉外知識産權保護作為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舉措,高度重視涉外知識産權保護體系建設,統籌全省各個國家級知識産權保護中心、快速維權中心協同發力,精準對接企業出海知識産權保護需求,通過“科普培訓+監測預警+上門問診”等“組合拳”,為福建企業國際化發展保駕護航。

  培訓廣覆蓋 科普助企行

  福建是外向型經濟大省。福州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福建省外貿進出口9200.2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5645億元,進口3555.2億元。

  據福建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産權局)局長黃水木介紹,近年來,福建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僅2024年全省涉外專利申請量就同比增長15%,企業對海外專家就數據知識産權等新領域規則進行面對面指導的需求極為迫切。

  在中國企業全球化的過程中,海外知識産權協作是企業保護創新成果、應對跨境侵權、參與國際競爭的核心手段,涉及國際條約框架、審查機制協同、執法合作及新興領域的規則對接。

  10月1日起施行的《福建省知識産權保護與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是福建省首部綜合性知識産權法規,緊扣福建外向型經濟的特點,明確了拓寬知識産權對外交流合作渠道,支持引進國際知識産權高端研發和服務機構,鼓勵企業加強海外知識産權布局。

  《條例》&&後,福建積極開展涉外知識産權保護“科普護企”專項行動,以“專題培訓+需求對接”線上線下雙結合的模式,圍繞海外知識産權布局、風險應對、跨境電商糾紛、涉外知識産權保險等方面,為企業提供涉外知識産權政策解讀和實務指導。

  福建納仕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技術研發、生産製造和銷售服務於一體的環保型高科技企業。企業人事行政部經理林波説,專題培訓幫助企業精準識別侵權風險,及時規避隱患,確保産品技術上的獨特性和創新性,從根源上提升産品質量和保證。同時,也讓企業信譽更有保障,消費者可以更放心地購買産品。

  今年以來,福建省累計開展涉外知識産權培訓32場,向6000多家預審備案企業和800多家代理機構推送直播培訓,線下參與人員超3000人,逐步形成覆蓋廣、實效強的涉外知識産權科普培訓網絡。

  夯實監測預警 築牢安全防線

  依託信息監測、風險分析、預警推送等全流程工作機制,福建着力強化海外知識産權監測預警服務,構建系統化、常態化的風險防控體系,通過開展海外糾紛動態監測和預警,為重點企業提供精準風險提示和防範指導。

  今年以來,福建省4家國家級保護中心、快速維權中心共監測發布海外知識産權糾紛風險預警信息116批次,為544家企業提供風險預警告知。

  “作為福建省內首個國家海外知識産權糾紛應對指導地方分中心,福建省知識産權保護中心已實現對福建省內企業在歐美等重點地區的專利、商標、著作權及337調查等知識産權案件信息的常態化監測,形成動態數據庫,並提供海外知識産權訴訟地圖可視化分析和預警告知服務。”福建省知識産權保護中心主任陳曉説,在向企業發送的預警告知中,除包含案件基本信息外,還提供初步應對思路,如做好證據固定、提起管轄權異議、申請無效宣告等通用策略。

  閩南一個知名國産運動品牌曾在某東南亞國家遭遇當地企業惡意搶注商標,並收到當地客戶存在假冒偽劣産品的反饋。“福建省知識産權保護中心為我們提出了異議在先、無效在後,維權為主、和解為輔的方案,最終幫助我們降低了維權成本。”該企業相關負責人説,如今企業已建立起商標分級管理及商標設計動態更迭的預防機制。

  隨着福建製造海外影響力持續增強,企業遭遇的海外知識産權糾紛也不斷增多。福建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産權局)的數據顯示,針對福建省56家重點出海企業的82件商標,已累計監測到海外疑似搶注商標數據1327條,涉及商標422件。

  陳曉建議,企業産品在策劃階段、最遲在進入海外市場前,要先做好海外知識産權布局,提升企業出海競爭力。同時,做好專利侵權風險分析等前端檢索和排查,在合作協議中明確知識産權歸屬和使用權以及知識産權合規義務,防止侵權風險傳導至自身。

  加強服務進企業 精準把脈促發展

  作為民營經濟大省,福建民營經濟創造了全省約七成稅收、七成地區生産總值、七成科技創新成果、八成城鎮勞動就業、九成企業數,對福建經濟社會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2024年,福建民營經濟增加值突破4萬億元,14家企業上榜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據福州海關統計,2024年,福建省民營企業進出口1.19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3.3%,佔福建省外貿進出口總值的59.9%。

  在民營經濟發達的福建泉州晉江市,以安踏為代表的一批國産運動品牌,紛紛布局海外市場。晉江市知識産權快速維權中心負責人吳煥新説,為及時響應企業的出海需求,中心提供海外商標註冊指導及風險分析服務,出具知識産權侵權諮詢判斷意見,支持企業開展海外知識産權布局。

  近年來,福建省建立了民營企業及外資企業等重點對象常態化溝通機制,積極推動服務資源下沉與精準對接,指導各國家級知識産權保護中心組建專家團隊深入企業開展“把脈問診”,提供定制化知識産權布局與糾紛應對方案。

  為揚騰創新、龍溪軸承等企業提供海外知識産權風險預警排查服務,指導企業強化核心技術布局和風險規避策略;為廈門美圖網、福州塔斯汀等企業提供海外商標布局和搶注應對指導,助力企業化解跨境商標風險;為福州大成偉業、廈門迪偲迪等企業提供跨境電商糾紛應對指導服務,提供亞馬遜等跨境電商平台侵權判定諮詢和申訴程序指導。

  當前,福建正以多層次、差異化的務實舉措,織就一張助力閩企安全高效出海的服務網絡。黃水木説,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福建未來將立足區位優勢,紮實開展知識産權對外交流合作,全面提高知識産權保護與服務水平,推動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