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巴黎舉行的全球人工智能可持續發展創新合作論壇上,中國和歐洲專家&&雙方在人工智能創新、治理和可持續發展方面互補性強,應進一步加強務實合作,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貢獻穩定力量。
據悉,本次論壇由中國電子商會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與浙江省新時代産融協同創新研究院聯合發起,巴黎高等商學院及其校友會等機構作為戰略合作夥伴參與。論壇通過專題演講、圓桌討論等形式,聚焦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可持續發展路徑、産業協作及倫理等議題。
巴黎高等電子學院人工智能倫理學教授埃馬紐埃爾·戈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歐洲在人工智能問題上“既強調規範,又抱怨發展不足”,存在一定“認知矛盾”。他説,歐洲需要更加務實地看待對華合作,歷史上的絲綢之路正是在貿易與戰略利益交匯處推動東西方建立長期合作的典範。
聯合機器人集團法國分公司負責人阿尼斯·本·馬哈茂德&&,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不應成為阻礙合作的理由。他認為,在未來較長時期內,歐中在人工智能技術探索方面會在一定程度上互相依賴,合作將利於雙方共同發展。
在以“人工智能與綠色能源的融合:創新、效率與治理”為主題的圓桌討論中,法國駐尼泊爾前大使吉勒·亨利·加羅&&,綠色經濟、能源轉型、智慧城市等都是中歐雙方可以開展聯合項目的領域。
在論壇上,中國電子商會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與巴黎高等商學院創新創業生態中心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在巴黎與杭州同步推進建設全球人工智能可持續發展創新合作中心。
中國電子商會會長王寧&&,中歐在人工智能創新、倫理治理以及産業協作方面具有互補優勢,中國廣闊的應用場景與歐洲在標準、監管和基礎科研方面的優勢,有望在未來形成良性的互動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