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參保通道已正式開啟,作為北京市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普惠健康保”打破醫保地域限制,讓非北京醫保參保的新市民也能手握“安全感”。
本年度新市民的參保條件依舊是擁有北京戶籍或持有北京市居住證且已參加異地基本醫保的北京市新市民。在參保過程中,被保人需進一步確認身份時,可以選擇“新市民”身份參保,也就是説無論是常年奔波的快遞員和外賣員、異地求學的北京戶籍大學生,還是來京幫忙帶娃的父母,都能順利納入參保範圍。值得關注的是,參保不限年齡、不限健康狀況,即便是80歲以上的高齡,或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既往症的人群,也能正常參保並按約定比例享受理賠待遇,真正實現“應保盡保”。
對於來京為子女帶娃的父母,若已參加異地基本醫保但暫未辦理北京市居住證,子女可幫助辦理北京市居住證,一般來説,外地來京的父母,在京沒有工作,需要先辦理居住登記卡,大家可以通過“北京市居住證”微信公眾號,在首頁點擊“我要辦理→北京市居住證→首次申請北京市居住證(卡)”,選擇“北京市居住登記卡”,根據提示操作即可;《北京市居住登記卡》有效期已滿5個月且不到7個月,同時符合“在京有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連續就讀”條件之一,及時申請辦理《北京市居住登記卡》換領《北京市居住證》。
針對在外地上學的大學生,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有北京戶籍且參加了外地醫保,可以直接參保2026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二是父母在北京工作,孩子沒有北京戶籍,參加了外地醫保,還需要辦理北京市居住證,這兩種情況在參保時,都選擇“新市民”身份參保即可。
需注意的是,北京職工醫保參保人為家人投保時,如果想用醫保個人賬戶餘額支付保費,其家人必須也是北京醫保。如果不滿足這類情況,可以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寶等方式支付保費。
為切實保障在京奮鬥的新市民群體醫療保障權益,讓“同城同保障”的溫暖惠及更多參保人,“北京普惠健康保”針對北京市新市民群體的保障範圍、理賠流程及關鍵注意事項作出明確規範,具體如下:
第一,在保障範圍方面,新市民的醫療保障範圍覆蓋醫保內的住院和門診特殊病自付費用和醫保外住院自費費用,在符合賠付條件的情況下,免賠額以上的費用按約定比例報銷;關於特藥責任,今年藥品清單增至159種,病種覆蓋擴展至87種,0免賠額,符合特藥清單且在適應症範圍可按比例報銷。
第二,在理賠流程方面,新市民在理賠時,如果在醫保所在地就醫,需經當地基本醫療保險結算後方可報銷;如果在非醫保所在地就醫,可以先通過“國家醫保平台”App或“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線上辦理異地就醫備案(可跨省直接結算的地區除外),經當地基本醫療保險結算後方可報銷。新市民可以通過“北京普惠健康保”微信公眾號線上申請理賠。
第三,在理賠注意事項方面,新市民需重點關注兩點:一是理賠材料需齊全,除醫療機構出具的診斷證明、病歷、費用發票及清單、第三方補償結算證明等基礎材料外,還需提交北京戶口本或者有效北京市居住證信息(被保險人的出險時間須在居住證有效期內)及其他理賠須知內要求的理賠材料;二是理賠憑證有明確要求,居住登記卡不能作為“北京普惠健康保”的理賠憑證,卡到期後一定要及時換成北京市居住證,避免影響理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