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失業率上升企業裁員創新高 美國就業疲態加深
2025-11-25 記者 秦天弘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失業率環比上升,企業裁員規模創下單月新高,就業疲態加深。在此背景下,由於實際生活壓力的加重,美國消費者信心受創,對當前財務狀況和未來預期感到悲觀。

  9月失業率升至4.4%

  美國勞工部日前發布數據稱,今年9月美國失業率環比上升0.1個百分點至4.4%,為2021年10月以來最高。美國9月非農部門新增就業11.9萬人。這份就業數據報告因政府“停擺”被推遲了近七周才發布。

  美國勞工部同時修正此前兩個月的就業數據:7月的非農新增就業人數由7.9萬下調至7.2萬;8月由新增2.2萬調整為減少4000人。美國9月失業人數為760萬,高於前一個月的740萬。其中,長期失業人數小幅回落至180萬,約佔總失業人數的23.6%。勞動參與率為62.4%,高於8月的62.3%。

  美國就業招聘網站Glassdoor首席經濟學家丹尼爾&&:“9月的就業報告顯示,勞動力市場在政府關門前依然有韌性,就業人數超過預期。但整體情況仍然不清晰,因為8月的數據被改為負增長,失業率也上升。這些數據都是兩個月前的情況,並不能反映我們現在11月所處的狀態。”

  受美國聯邦政府因預算資金不足“停擺”影響,原定於10月3日發布的9月非農新增就業數據被推遲至今。勞工部下轄的美國勞工統計局&&,由於聯邦政府“停擺”期間全體員工無薪休假,將無法發布10月失業率數據。美聯儲今年最後一次貨幣政策會議將於12月9日至10日舉行,這也意味着美聯儲的決策仍無法獲得及時的重要經濟數據參考。

  經濟學家擔心,由於秋季數據斷檔,未來幾個月將更難識別潛在的經濟風險。

  目前官員們對勞動力市場放緩是否足以支持進一步降息意見不一。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上月稱,12月再次降息“遠非板上釘釘”;10月會議紀要顯示,“許多”決策者傾向於反對再次降息。市場此前普遍認為美聯儲今年剩餘時間大概率按兵不動。

  裁員規模創新高

  美國就業諮詢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CGC)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美國企業在今年10月宣布裁員15.3萬人,環比激增183%,創下2003年以來單月最高紀錄,較去年同期增幅達175%。

  CGC高級副總裁安德魯在報告中寫道:“這是20多年來10月份的最高裁員數據。人工智能的應用擴散、消費與企業支出疲軟、成本壓力上升,正迫使企業勒緊褲腰帶,凍結招聘或裁減人員。”報告顯示,科技、零售與服務業仍是裁員最為集中的行業。其中,科技行業10月宣布裁員3.33萬人,幾乎是9月的六倍,成為受AI整合與自動化進程影響最大的領域。

  今年以來,美國企業已累計宣布裁員約110萬人,較上年同期增加65%。整體來看,政府、科技、倉儲和零售行業裁員人數最多,航空航天、服裝和運輸行業裁員人數大幅下降。政府部門裁員人數激增至超30.7萬人,是2024年同期的八倍多,主要因政府效率部相關裁員致大範圍員工流失。科技行業宣布裁員超14.1萬人,延續多年來因重組、自動化和招聘放緩導致的調整。

  這其中,從星巴克到亞馬遜,從塔吉特到西南航空,一系列知名企業今年相繼宣布大規模裁員。其中,星巴克9月裁減900名企業員工;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今年前9個月累計裁員4.8萬人;塔吉特10月削減1800個職位;亞馬遜10月宣布裁減1.4萬個企業崗位。經濟學家擔憂這些裁員可能不再是孤立的成本削減行動,而是經濟預警信號。

  美國克利夫蘭聯儲研究人員&&,這些裁員數據進一步證明勞動力市場正在惡化。美聯儲官員在討論是否繼續降息時,就業市場放緩的程度也是考量因素之一。

  消費者信心大幅下滑

  在失業率上升和企業裁員的同時,美國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繼續下滑,其主要原因是美國民眾對自身財務狀況的看法進一步惡化。

  美國密歇根大學近日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美國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終值降至51.0,低於10月的53.6,也低於去年11月的71.8。密歇根大學發布的11月當前經濟狀況指數終值降至51.1,低於10月的58.6,也低於去年11月的63.9;消費者預期指數終值升至51.0,高於10月的50.3,但低於去年11月的76.9。

  調查顯示,高物價和收入下降令消費者感到沮喪。由於面臨多重壓力,消費者對當前個人財務狀況評估下降約15%。自動提及高物價對個人財務造成負面影響的消費者比例連續第五個月上升,達47%。消費者對就業市場的預期也進一步惡化。69%的消費者預計未來一年失業率將上升,高於10月的64%,是去年11月32%的兩倍多。

  調查同時顯示,擔憂生活成本和焦慮收入主導了美國消費者對經濟的看法。雖然聯邦政府“停擺”結束,但消費者並未預料到政府“停擺”會帶來如此深遠的後果。

  金融服務公司Primerica發布的報告指出,目前,美國中等收入群體正承受過去數年通脹帶來的經濟後遺症,這導致他們對財務前景的悲觀情緒加劇。2025年第三季度,僅21%的美國中等收入群體認為未來一年財務狀況將改善,34%認為會惡化,33%預計將維持現狀。

  “通脹後遺症不僅壓縮日常預算,更侵蝕家庭辛苦建立的財務基礎。”Primerica指出,“對於本就精打細算的家庭而言,基本開支的輕微上漲就可能迫使他們做出艱難抉擇:動用儲蓄、增加信用卡債務或推遲投資。”調查顯示,每月全額還清信用卡賬單的受訪者比例從2021年第一季度的47%顯著下降至2025年第三季度的29%。

  美國《紐約郵報》也指出,儘管美國政府宣稱已控制通脹,但消費者仍承受明顯的經濟壓力。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此前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9月,亞馬遜、塔吉特和沃爾瑪服裝價格平均上漲11.5%。

  “基層合作組織”政策與倡導部門主管亞歷克斯·雅克茲指出,美國民眾對經濟的信心下滑源於實際生活壓力的加重。他認為,當前政府在經濟管理上未能有效改善民生,反而導致家庭債務創下新高,物價不斷上漲,消費信心指數自然跌至低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