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電子皮膚、AI手機、機器人”等熱門光環,浙江福萊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福萊新材”,605488.SH)近年來盈利能力卻持續下滑。當債務壓力亮起紅燈之際,公司拋出7.07億元定增計劃,擬投入標籤標識印刷材料擴産、電子級功能材料擴産升級、研發中心升級等項目,並填補公司流動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至今,福萊新材已累計直接融資10.42億元,公司收入穩步增長,但盈利、現金流和募投項目效益卻未同步改善,上交所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問詢,福萊新材11月22日披露了定增問詢回復公告。
“相比募投項目,福萊新材目前更緊迫的是填補現金流缺口並降低杠桿率。”11月23日,知名財稅審專家劉志耕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福萊新材債務壓力大,短期靠定增“續命”,若柔性傳感器等新業務不能迅速貢獻現金流,“高杠桿+低利潤”的組合將令財務風險繼續上升。當前定增等融資手段僅能短期緩解困境,長期還需依賴新業務落地與債務結構優化。
募集資金産出投入比低
上市五年,福萊新材走出“傳統標籤材料→電子級功能膜→柔性傳感器”三級跳,公司收入規模穩步擴大,但盈利能力偏弱。
公司累計直接融資已達10.42億元(IPO融資6.13億元+可轉債融資4.29億元),累計實現凈利潤5.97億元,累計現金分紅2.43億元,派息融資比為23.36%。
每次融資,福萊新材都將募投項目描繪得頗有前景,但最終卻都無法達到預期。比如,福萊新材IPO募投項目“功能性涂布複合材料生産基地及研發中心總部綜合大樓建設項目”,總投資金額為6.14億元,募資前承諾投資金額4.71億元,募集後承諾投資金額2.71億元,實際投資金額2.95億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該項目累計虧損為312.49萬元。另外,這個募資項目在募資後發生了變化。加上新增加的福萊新材煙&分公司福萊新型材料項目一期、二期累計實現的效益555.22萬元,最終上述三個IPO募投項目累計實現效益242.73萬元。這與福萊新材最初承諾的2022-2025年分別取得效益2413萬元、4406.71萬元、5711.14萬元、7518.80萬元相距甚遠,而公司將效益不達預期的原因歸結於項目整體建設進度滯後,同時産品市場競爭激烈。
10.42億元募集資金投出後,福萊新材卻呈現出“增收不增利”的情況,這引起了監管注意。
財報顯示,2020-2024年,福萊新材營業收入由12.69億元增至25.41億元,年均複合增速約為15%。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0.97億元,同比增加18.1%,標籤標識印刷材料和電子級功能材料是主要驅動力。
營收增長的同時,福萊新材的應收賬款規模也在持續攀升。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期末應收賬款賬面值佔當期營收的比重分別為15.22%、17%、20.39%及20.17%。這一方面是因為福萊新材的經營規模擴大,另一方面是由於公司對部分客戶放寬了信用政策。比如,公司直銷客戶阿維裏-丹尼森材料歐洲有限公司(Avery Dennison Materials Europe BV)2022年、2023年的款期均為“開票日後90天內付清”,2024年9月起變為“按開票日,每月30號止,月結120天”。另一直銷客戶“蘇州飄志華複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2023年的款期均為“按發貨日,每月20號止,月結45天”,2024年6月起變為“按發貨日,每月20號止,月結60天”。除此之外,還有多家客戶的款期均延長。
整體而言,儘管收入穩步增長,但公司的利潤在上市時即處巔峰,主營業務盈利呈下滑態勢,募集資金産出投入比低。福萊新材扣非凈利潤從2021年的1.12億元減少至2024年0.46億元,銷售毛利率由17.25%減少至13.38%。
好在福萊新材的壞賬計提比例顯著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福萊新材以組合為基礎計量預期信用損失的應收賬款準備計提比例分別為5.02%、5.03%、5.04%及5.02%,而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值分別為5.95%、5.74%、5.45%及5.51%。福萊新材回復稱,這主要是公司應收賬款回款控制較好,周轉率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一年以上賬齡的應收款佔比較高,且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短期靠定增“續命”
目前,福萊新材仍處於産能擴張期,但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弱、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加之不斷增長的應收賬款、存貨佔用了大量資金,使得公司對外融資依賴程度較高。
截至2025年9月底,福萊新材總債務規模已增至16億元,其中,短期債務約為11億元,長期債務約為5億元。福萊新材期末資産負債率為55.98%,有息負債率為34.53%,公司流動負債佔比攀升至73.34%,期末貨幣資金餘額僅為3.84億元,公司償債壓力有所上升,短期急需通過定增融資“續命”。
正因如此,福萊新材此次拋出的7.07億元定增計劃中,2.07億元募集資金將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不過,在募投項目中,投資者更關注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柔性傳感器及觸覺感知系統。今年以來,眾多投資機構調研了福萊新材。雖然今年一季度,摩根士丹利國際公司和美林國際兩家QFII曾出現在福萊新材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之列,但第二季度就從名單中消失。
福萊新材稱,公司2017年開始投入這一領域,2023年將其正式納入公司戰略發展方向,並從健康監測領域應用拓展到機器人觸覺和工業檢測領域。公司第二代柔性觸覺傳感器具備三大核心技術:真柔性、全曲面、三維力。硬體方面採用真柔性設計,材料具備優異的柔韌性,能夠完美貼合各種複雜曲面;能夠實現“全曲面”覆蓋,在機器人靈巧手上可完整部署於指尖、指腹、手心、手背等關鍵區域,達成全域觸覺感知;能夠實現“三維力”矢量感知,精準捕捉和解析多方向的作用力,包括垂直力和剪切力等,感知力的大小和方向信息。算法方面採用深度學習觸覺識別技術,融合多模態感知數據,實現高維特徵實時提取、準確識別物體屬性,測量精度、測量分辨力、空間分辨率等技術參數測試優異。
據了解,柔性傳感器(電子皮膚)目前處於“外資壟斷高端産能、中資快速追趕”的階段,除福萊新材外,漢威科技(300007.SZ)、柯力傳感(603662.SH)、申昊科技(300853.SZ)等公司在該領域均有布局。目前,福萊新材的柔性傳感器相關産品技術迭代在持續更新中,公司已與國內外多家靈巧手公司以及人形機器人公司合作,不過,國外客戶對産品技術要求更高,更重視算法。
福萊新材計劃通過此次定增募資加大該領域的研發投入。劉志耕&&,福萊新材的柔性傳感器目前仍處於“加大投入-客戶送樣”的早期階段,若商業化進度不及預期,“高估值+高負債”將再度考驗公司融資續命能力,因此,需關注2025年訂單落地情況。
(讀者信箱:znhwuyong@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