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諾獎得主與中國企業共話細胞治療新賽道
2025-11-24 來源:經濟參考網

近日,上海細胞治療集團迎來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美國科學院院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Gregg L. Semenza。

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的里程碑式人物,Semenza教授的核心貢獻在於發現了缺氧誘導因子1(HIF-1),並闡明其調控細胞適應低氧環境的分子機制。這一發現不僅揭開了“高原反應為何發生”“腫瘤如何在缺氧微環境中存活”等基礎科學謎題,更直接為腫瘤血管生成抑制、免疫治療增效等臨床研究提供了核心理論支撐——腫瘤微環境中異常激活的HIF通路,正是免疫細胞功能受抑、腫瘤耐藥的關鍵誘因之一,這與上海細胞治療集團深耕的腫瘤免疫治療方向高度契合。

此次訪問中,Semenza教授帶來題為《HypoxiaInducible Factors in Physiology and Medicine》的專題講座,用通俗語言解析HIF通路的研究歷程:“我們從紅細胞生成的調控機制入手,最終發現HIF-1就像‘分子開關’,在缺氧時啟動上百個基因表達,既保障正常細胞存活,也可能成為腫瘤進展的‘幫兇’。”他特別提到,近年來HIF通路與免疫治療的交叉研究已成為熱點,“調控腫瘤微環境中的HIF活性,可能讓免疫細胞重新‘甦醒’,這是極具潛力的研究方向”。

講座後,在上海細胞治療集團新藥創制BG首席科學家郭傳鑫博士、上海白澤醫學檢驗所副所長劉祥箴博士陪同下,Semenza教授實地考察了集團綜合細胞庫、細胞藥物研發平台及上海大學附屬孟超腫瘤醫院。

上海細胞治療集團董事長兼CEO錢其軍、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共同創始人兼COO孫艷與Semenza教授進行了深入探討。錢其軍&&:“Semenza教授的HIF研究為我們提供了理解腫瘤微環境的‘金鑰匙’,集團正在研發的細胞治療藥物,已嘗試通過調控HIF通路增強療效,期待未來能開展聯合研究。”

Semenza教授對此&&認同:“中國在細胞治療領域的臨床轉化速度令人矚目,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將基礎科學研究與臨床治療緊密結合,尤其在腫瘤免疫微環境調控與細胞藥物開發方面的系統性布局令人印象深刻。”Semenza教授評價道,“‘讓細胞改變生命的長度和豐度’的使命,與我們研究HIF的初衷——理解生命在極端環境下的適應機制,不謀而合。” (鄒易)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