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湖南建行:用金融活水澆灌中部崛起“三湘沃土”
2025-11-24 作者:建湘軒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將技術專利、研發投入等“軟實力”轉化為授信依據,緩解科創企業融資難題;構建“一分鐘融資、一站式服務、一價式定價”信貸新模式,讓小微企業融資足不出戶……近年來,中國建設銀行湖南省分行(以下簡稱“湖南建行”)聚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全力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金融服務體系,以金融活水服務實體經濟,為湖南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實施中部崛起戰略注入了強勁動能。

  點“智”成金 科技金融“破局”

  在長沙中電軟體園,湖南北雲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師正調試着最新批産的22nm車規級高精度定位芯片。這家掌握高精度衛星定位芯片核心技術的企業,曾因“輕資産、長周期、高投入”的行業特性面臨融資挑戰。

  建行長沙河西支行跳過傳統抵押思維,通過湖南建行創新推出的“技術流”評價體系,將湖南北雲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研發等“軟實力”轉化為授信依據,為其批復6000萬元信用額度。

  授信只是起點。湖南建行從“技術生命周期”與“企業成長周期”雙線發力,為湖南北雲科技有限公司定制全周期金融服務。“研發階段提供低息貸款支持芯片流片,量産階段運用供應鏈金融盤活應收賬款,擴張階段聯動集糰子公司規劃上市路徑,並嫁接校企合作與産業鏈資源。”湖南北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向雲説,在湖南建行的金融助力下,湖南北雲科技有限公司已躋身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之列。

  面對科技型企業“輕資産、缺抵押”的融資痛點,湖南建行率先“破局”,將專利、研發投入、行業認證等“軟實力”轉化為授信依據,創新推出“技術流”“星光STAR”等數字化評價體系,為科創企業精準“畫像”,緩解融資難題。目前,湖南建行服務科技型企業超1.9萬家,科技貸款餘額達2452億元,連續三年增速超20%。金融活水,正以前所未有的精準度,激活湖南創新的“一池春水”。

  與“小”同行 普惠金融“添薪”

  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毛細血管,是穩增長、保就業、促創新的關鍵支撐。在傳統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時常面臨“抵押難”“擔保難”問題。

  作為大學生創業項目,專注於人工智能的湖南赤道銀河科技有限公司,曾因初創階段缺乏抵押物面臨發展困境。了解到企業需求後,湖南建行通過“創業者港灣”綜合服務平台,迅速為其提供了280萬元信貸支持,緩解燃眉之急。同時,在“創業者港灣”綜合服務平台的“金融+孵化+産業+輔導”一站式綜合服務下,助力其“大語言模型多智能體驅動的自主式科研創新平台研發項目”成為2025年度湖南省重點研發計劃。

  依託金融科技和數字化,近年來,湖南建行持續探索創新普惠金融生産方式和發展模式,為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提供多維解決方案。截至10月底,湖南建行普惠金融貸款餘額達1346.24億元,比年初新增103.41億元,惠及16.34萬戶小微企業。

  低碳賦能 綠色金融“增色”

  在世界自然遺産地崀山風景名勝區,“觀國寶朱鹮、享田園風光、品生態香米”已成為當地鄉村旅游的“賣點”。然而,資金瓶頸成為許多農家樂、民宿經營者擴大規模、提升品質的“攔路虎”。建行邵陽新寧支行精準把脈農戶融資痛點,推介專門為涉農主體設計的“裕農致富貸”産品,實行“低利率+靈活還款”的優惠政策,有效緩解經營者的資金周轉壓力。“現在我們經營的農家樂,生意比以前好了很多,朱鹮真是名副其實的‘吉祥鳥’。”新寧縣崀山鎮村民李小二説。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湖南建行將綠色金融作為發展重點,通過建立白名單、開闢審批綠色通道、優先保障信貸規模、建立項目評估容缺機制、提供優質金融服務方案等措施,不斷提升綠色信貸客戶服務質效。截至10月底,其綠色貸款餘額突破2300億元,持續的金融投入,為湖南的“綠色發展”底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情暖夕陽 養老金融“護航”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這一民生關切,是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命題。”湖南建行相關負責人&&,近年來,湖南建行把養老金融作為責任之舉、民生之需與發展之策,推動養老金融從“有”到“優”、由“點”及“面”。

  在長沙,建行長沙天心支行與長沙市天心區民政局聯手打造的“養老機構資金監管平台”,為老人們在養老機構的預付資金打造“數字保險箱”,為老人的“錢袋子”上了一道安全鎖。

  在懷化,湖南建行提供1.17億元貸款,並授信3億元,助力集普惠養老、老年大學、康復醫院於一體的“懷仁生態健康養老産業園”項目拔地而起,以資金“硬支撐”,提升武陵山片區養老服務能級。

  在全省540個建行網點,基礎適老化改造全面完成:愛心窗口與上門服務“綠色通道”實現全覆蓋,老花鏡、放大鏡、手寫數字貼等已成網點標配,“銀發港灣課堂”開展各類適老公益及宣教活動近3000場,網點社會服務功能不斷延伸……湖南建行正以專業與溫度,守護最美“夕陽紅”。

  智惠民生 數字金融“賦能”

  一張小小的飯卡,能有多大能量?隨着校園食堂在智慧就餐、食品安全、資金使用等方面的監管需求不斷提升,湖南建行以“智慧食堂”為底座,推出“校園食堂監管平台”的“智慧解法”。

  在湖南郴州、懷化、岳陽等地的120所學校,學生在校園食堂刷臉就餐,家長打開“建行生活”手機客戶端,就能實時監測孩子當天在校就餐時間、食用菜品、消費金額。“我每天在手機上就可以看到孩子的用餐情況,還可以看到學校的採購和製作,讓我很放心。”郴州市北湖區學生家長匡保生説。

  三一集團作為行業領軍企業,其上下游擁有龐大的供應商體系。為推動集團財務和業務的數字化轉型,湖南建行憑藉“E信通”企業金融服務平台,助力三一集團打造“三一金票”系統,累計實現供應鏈融資284.61億元,有效提升了供應鏈資金流轉效率,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

  從食堂到産業鏈,湖南建行的數字金融觸角不斷延伸,截至10月末,數字經濟核心産業貸款餘額279億元,服務超萬家鏈條企業。

  從科創前沿到田間地頭,從産業升級到民生細微,湖南建行正以一場深刻的金融實踐,將“國之大者”與“民之關切”緊密相連。湖南建行相關負責人&&:“在服務湖南‘中部崛起’的壯闊征程中,建行將持續以金融之力助力高質量發展之效。”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