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券商基金加快“出海”步伐
2025-11-22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日,國泰海通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深化在東南亞市場的布局,其境外子公司即將收購印尼證券公司。

  根據國泰海通最新公告,公司日前召開了第七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臨時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境外子公司擬收購印尼證券公司的提案》。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收購不僅是國泰海通深化東南亞布局的關鍵一步,更折射出國內券商基金機構加速“走出去”的態勢。

  據悉,國泰海通在境外市場已布局多年。2015年,國泰海通旗下國泰君安國際在新加坡設立分支機構,確立了以亞太地區為中心的發展策略;2019年底,公司完成對越南投資證券50.97%股權的收購,成功切入越南市場。2024年,其越南子公司增資獲當地證監會批復,英國子公司實現E-FICC大類資産全覆蓋。

  近年來,在我國金融業雙向開放的大背景下,多家中資券商、基金機構正以多元化路徑,加快推進國際化進程。

  10月底,中國證券業協會(以下簡稱“中證協”)發布的《證券公司國際化發展實踐報告及典型案例彙編(2025)》顯示,目前境內證券公司設立了38家境外一級子公司,一級子公司下還設立了證券、資産管理、投資等間接子公司或海外分支機構,持有相應的國際牌照開展業務。同時,當前國際化程度較高的證券公司國際業務收入佔比達到25%左右,標誌着該業務板塊已成長為重要的盈利來源。

  具體來看,中國銀河近年來積極拓展海外業務,2018年收購馬來西亞聯昌國際集團證券業務,將海外業務平台延伸至新加坡、印尼、泰國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2025年半年報顯示,其海外經紀業務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和泰國市場份額分別排名第一、第二、第四及第五,累計完成34筆股權及債券融資交易,總規模達18億新加坡元。

  華泰證券亦於2023年9月成立了新加坡子公司,獲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頒發的資本市場服務牌照和豁免財務顧問資質,2025年則進一步拿下了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保薦人資質。

  中金公司也進行了多區域布局。2008年,公司在新加坡設立了全資子公司,2024年又在越南設立了代表處。今年5月,旗下阿聯酋迪拜國際金融中心分支機構正式成立,標誌着公司戰略性進入中東首要金融樞紐。

  在推進境外子公司設立的同時,也有不少基金公司選擇與海外資管合作,推出面向國際投資者的相關基金産品,成為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新紐帶。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南方基金、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等機構在新加坡、美國等地區設立境外子公司,業務涵蓋資産管理、ETF産品運營、投資顧問及跨境業務等。同時,興證全球基金新加坡子公司近期已獲得當地監管批復;華泰柏瑞基金旗下香港子公司獲得核發牌照;而廣發基金、朱雀基金等機構也正在推進境外子公司申請。

  不僅如此,今年以來,一些機構已有多項産品創新相關成果落地。

  今年7月,巴西伊塔烏資産管理公司推出的伊塔烏易方達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ETF在巴西證券期貨交易所上市,該産品選擇挂鉤易方達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ETF,實現對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人民幣指數的跟蹤。此外,易方達基金還與日本日興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推出奧明易方達創業板ETF,並在新加坡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實現了南美、亞洲市場的重要布局。

  華夏基金同樣採用了“輕資産模式”出海。今年6月,泰國盤谷銀行的子公司盤谷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款挂鉤華夏基金旗下A500ETF産品的公募基金——Bualuang中國A500被動型基金(B-CNA500P),將中國資産以ETF聯接基金形式引入泰國普通投資者視野,成為中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新紐帶。

  此外,富國香港也攜手中東資管機構SEDCO Capital推出了中國股票基金。該産品在盧森堡發行,並於阿聯酋取得了當地監管許可,已在銀行渠道面向財富客群發售,構建了豐富的跨境合作生態。

  業內人士認為,券商基金出海步伐加快,是中國資本市場開放高水平發展的重要體現。這一趨勢助力機構拓展業務版圖、完善全球服務網絡,為跨境資本流動搭建了橋梁,並推動中國金融行業深度融入全球市場,提升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影響力。(記者羅逸姝采寫 實習生周夢琪對此文亦有貢獻)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