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2025深圳國際金融大會聚焦“十五五”金融發展路徑
2025-11-22 記者 金輝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2025深圳國際金融大會在深圳前海舉行。與會嘉賓圍繞“金融強國建設與大灣區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會議主題,共商“十五五”金融發展大計,繪製大灣區深化金融改革新藍圖。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在致辭時&&,“十五五”規劃建議就加快建設金融強國作出戰略部署,為中國在關鍵發展時期深化金融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指明前進方向。粵港澳大灣區作為金融創新和開放的先行、前沿陣地,需積極促進“科技-産業-金融”良性循環,激活發展動力引擎;依託獨特製度優勢,在探索金融制度創新與開放合作中先行先試,積極服務灣區建設發展;加強“兩個市場”的互聯互通,深化全球金融交流合作,共同推動大灣區建設成為引領全球經濟發展的強大增長極。

  國家一級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吳曉求&&,人工智能已成為中國經濟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的關鍵引擎。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充分發揮金融在資源配置和創新激勵中的作用,把資本市場建設成為激勵創新、引導社會向上發展的關鍵力量。“十五五”時期,應通過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改革,從資産端、需求端、制度端重構資本市場生態鏈,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為全球經濟治理提供基於規則、開放包容、共享增長的“中國方案”。

  原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周延禮&&,“十五五”時期,保險業要積極護航實體經濟發展、築牢産業安全屏障,夯實民生保障、守護社會安全底線,防範重大風險、維護金融安全,應對新型社會風險、提升公共安全能力,更好發揮作為經濟社會“減震器”與“穩定器”作用,助力“十五五”時期金融安全與發展。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指出,AI技術快速迭代,金融資産中的科技應用發生快速且深刻的轉型。通過融資租賃、産業鏈分工等將重資産轉化為輕資産,並以全棧式重資本支撐創新發展,成為時代趨勢。大灣區憑藉良好的資本市場生態、産業鏈協同與制度創新,正成為“輕資産、重資本”轉型的核心實踐區域,要持續推進這一轉型進程,推動産業鏈共贏與創新迭代,助力金融強國建設。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