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金財富證券有限公司與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日前聯合發布《擁抱金融健康:財富管理助力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路徑與實踐》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白皮書以普通居民為主要調研對象,深入了解其參與權益市場的動機、方式以及在財富管理能力提升方面的需求,同時摸底中小企業金融健康現狀。調研顯示,近七成受訪者的金融健康狀況處於較好水平。但是,部分受訪居民在財務掌控力、管理金錢方式、投資未來能力和風險防範等方面存在一定短板;中小企業主則面臨個人金融健康管理與企業金融健康管理的雙重挑戰,居民和中小企業主均有提升財富管理能力的需要。
值得關注的是,白皮書指出,我國居民家庭在風險金融市場呈現“有限參與”的特徵,尤其在權益市場的參與度相對偏低。這一現象主要受收入波動性、保險保障覆蓋水平等多重變量的綜合影響。
另外,居民投資者在權益市場中普遍存在多重行為偏差,典型表現為高頻交易、持倉周期短、追漲殺跌傾向、熟悉效應驅動以及過度集中配置。這些行為偏差綜合作用,影響了投資者長期收益預期,並對金融健康狀況産生系統性負面影響。白皮書稱,為有效糾正行為偏差,居民投資者需建立良好投資框架,聚焦被動投資、長期持有及資産配置多元化三大核心策略。
根據調研結果,白皮書提出相關政策建議。一是大力發展權益市場,服務國家戰略與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有效滿足居民投資理財需求,強化個人養老金與資本市場的聯動,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二是提升戰略高度,將金融健康作為普惠金融的重要衡量指標之一。明確金融健康的戰略地位,加強金融健康理念傳播與金融教育。三是全面推動財富管理買方投顧模式轉型與制度優化。加速基金投顧由試點轉為常規,並拓寬基金投顧服務範圍,探索開放綜合銷售牌照。
另外,白皮書還對金融行業提出建議,一是構建支持金融健康的普惠金融生態體系,全方位賦能金融消費者。拓寬普惠金融服務邊界,推動各類金融機構融入支持體系,促進金融機構協同創新。二是持續度量金融健康,將金融健康理念融入經營戰略。建立並推廣金融健康度量工具,用數據驅動服務優化與産品創新。三是強化投資者教育,倡導理性投資理念。持續倡導被動、長期、多元化投資,將投資者教育融入客戶服務全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