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可逛 可玩 可沉浸 “工業+文旅”融合煥發新活力
2025-11-22 記者 韋夏怡 來源:經濟參考報

  “趁着今年‘秋假’,我們帶着娃出游,參觀了西安當地一家汽車企業的産業園,看亞洲最大的智能機械臂是如何自動化作業的,並了解了汽車工業的發展史。這次研學不僅玩得開心,還漲了知識。”來自浙江的李琦告訴記者,“像北京的首鋼園、重慶的816地下核工程遺址等,這類‘可逛’的工業空間越來越豐富。”

  記者從多平台了解到,今年以來工業旅游的熱度持續升溫。來自攜程的數據顯示,今年國慶中秋假期,航空與汽車工業游市場的關注度佔比超20%。如何讓工業記憶“活”起來,讓文旅經濟“火”起來?各地正積極探索通過“工業+文旅”的融合發展模式,有效釋放消費新動能。

  圖為今年全球婦女峰會參會嘉賓在北京經開區機器人大世界參觀。記者 薛宇舸 攝

  場景“上新”更“可逛”

  今年以來,各地工業旅游示範點不斷“上新”。近日,北京市新評定了中車北京智匯港産業園、北京小米科技園、金隅龍順成文化創意産業園、機器人大世界等11家工業旅游示範點,旨在為游客提供更多元的工業旅游資源,開啟“工業+文旅”新體驗。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説,“機器人大世界是我市首個全品類機器人展示中心,其一層為智造臻選區,重點打造具身智能機器人産品展示及體驗空間;二層為未來互動區,融合科普示範與商業功能,通過場景化演繹展現機器人技術的應用潛力。另外,今年8月這裡還創新推出了兩大消費業態——全球首個具身智能機器人4S店和機器人主題餐廳‘機器人焰究所’。”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産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朋&&,接下來,北京將把工業旅游發展成果納入“十五五”規劃,持續優化工業旅游産品供給,加強資源對接與市場推廣,鼓勵工業旅游與文創、科技、教育、鄉村旅游等多元業態深度融合。其中,將支持重點企業建設新型主題博物館,打造游學並重的精品工業博物館體系;支持新能源汽車、品牌消費品、老字號和工藝美術等領域知名企業增加沉浸式體驗場景等。

  記者了解到,不僅是北京,多地也在持續豐富産品供給。不久前,浙江省發布了4條工業旅游推薦線路及創新場景典型案例;重慶市則推出《2025重慶老廠區打卡地圖》,精選了該地區部分由老廠區改造而成的文化新地標;哈爾濱市也在今年開啟了工業産業鏈與文旅産業鏈“兩鏈聯動”的探索,公布了首批30個特色工業旅游點位。

  體驗創新更“可玩”

  值得注意的是,供給豐富的同時,各地正積極探索將“硬核”空間、設施轉化為有趣、親民的互動形式。

  “要把‘人流’留住,深度的創新體驗非常重要。”導游鄒靜告訴記者,在帶團過程中觀察到,不少工業旅游點正通過線路優化、增加VR等科技設備強化消費者體驗。比如,在溫州,礬礦工業旅游區保留了百年礬礦開採遺址、老式煉礬車間與礦工生活區,游客可沿着採礦棧道深入礦洞,感受近代工業的艱辛歷程與採礦技術的演變;在紹興,黃酒工業游可以參觀百年酒坊遺址,了解黃酒從浸米、蒸飯到發酵、壓榨的傳統釀造工藝,還能參與黃酒品鑒、酒罈彩繪等體驗。

  作為新中國工業體系的重要形成地,北京首鋼園已成為網紅“打卡地”。其中,佔地2.2萬平方米的首鋼一高爐·SoReal科幻樂園頗受親子家庭青睞。以百年工業遺址為依託,這裡保留了高爐原有結構與風貌,融入5G、XR、邊緣計算、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打造了全沉浸式的太空探索主題科幻綜合體,設有虛擬現實博物館、沉浸式劇場、VR電競等多元體驗項目。

  業內人士&&,未來互動體驗型旅游、工業文創園區、高科技産業參觀等新興項目將豐富工業旅游內涵,同時VR、AR、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深度應用,也有助於增強游客的沉浸感與互動性。

  浙江省旅游協會工業旅游分會會長易開剛&&,通過重構工業空間、融合多元功能、升級沉浸體驗、活化工業文化,打造出更具吸引力、參與感和文化內涵的新型工業旅游情境與環境,不僅為企業帶來門票、文創、付費體驗等更多收入,為游客提供兼具知識性、趣味性、互動性的出游選擇,更激活了閒置工業資源,推動城市更新。

  探索新路徑盤活“工業+”

  “工業旅游是體驗型、知識型旅游的承載者。當大眾走進工廠參觀時,許多企業會提供豐富的體驗性和互動性內容,這增強了參觀的趣味性與參與感。對企業而言,將營銷巧妙地嵌入體驗過程之中也能産生深遠的市場價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游産業研究院教授吳麗雲&&。

  中研普華《2024—2029年工業旅游産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未來5年,我國工業旅游産業預計將保持18%的年均增速,到2029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0億元。

  目前,我國工業旅游仍處於起步階段。如何讓工業記憶“活”起來,文旅經濟“火”起來?各地正着力規劃和推進“工業+文旅”的融合發展,並將之逐步升級為集空間消費、互動體驗與情感共鳴於一體的沉浸式文旅新業態。

  在北京市近日舉辦的一場工業旅游創意産品展售市集上,記者看到,多家工業旅游示範點帶來了各自的特色産品與工業文創衍生品。從精美實用的廠牌文創,到獨具特色的自研食品,生動展現了工業旅游從“參觀”到“消費”、從“場景”到“轉化”的“前店後廠”模式的魅力。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資源開發處處長張靖&&,將持續深化工業旅游的市場轉化與品牌塑造,通過優化工業旅游産品供給、升級旅游服務品質等一系列舉措,推動北京“工業+文旅”資源實現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融合發展。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産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朋直言,工業旅游發展仍面臨高品質點位和場景供給不足、專業化運營能力有待提升等問題,在頂層設計、資源統籌和政策支持仍需加強。為此,北京市將加大力度開發工業旅游資源,突出“超級工廠、時尚前沿、城市復興、工匠傳承和工業記憶”五大主題,打造一系列“來京必去”産業公園,建設一批“專精潮新”熱門點位。另外,吳麗雲建議,部分項目停留在“隔着玻璃看生産”的淺層體驗,缺乏深度互動和個性化服務,餐飲、住宿、講解等配套也有待完善。

  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産業發展處處長雷超也&&,部分項目面臨缺少資源整合與聯動發展、缺乏特色創新、服務標準化程度不高等問題。下一步,浙江將建立健全省級工業旅游資源數據庫,避免工業旅游項目“一刀切”式、同質化發展,並強化規範標準,重點發展“工業+研學”“工業+科技”“工業+虛擬體驗”等融合業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