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支付收單“0費率”模式或將終結。《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近期,包括山東、山西、陜西、江蘇、浙江、青海等多地農商行陸續發布公告,對收單業務商戶手續費進行調整。其中,山東煙&農商行明確,明年起對於特殊收單商戶費率執行不同的費率標準。對此,業內專家&&,收單商戶運營成本走高,反洗錢等合規壓力增加是導致調整支付收單費率的主要原因。未來商業銀行將從“增量”思路轉為“提質”思路,補貼資源也將向為銀行業務形成利潤貢獻的優質商戶傾斜。
多家農商行收單費率調整
收單業務是指銀行為商戶提供銀行卡受理、交易處理及資金結算服務,涉及發卡行、銀聯和收單機構三方協作。商戶通過POS機等終端設備完成交易後,銀行扣除手續費並將資金劃轉至商戶賬戶。
近日,煙&農商行發布公告稱,自2026年1月1日起,普通收單商戶費率標準根據交易額按0.23%的費率執行;綜合收單平台商戶雲閃付渠道按借記卡0.38%的費率、貸記卡0.6%的費率執行。
浙江嘉善農商銀行也將從2025年12月2日起執行新的收單商戶階梯費率標準。單個商戶每月最高免費額度200萬元,免費交易額度包括一碼通商戶豐收互聯、支付寶、微信、銀聯四個渠道的交易金額。超出免費交易額度的,支付寶、微信、銀聯渠道交易按照交易金額的0.3%每筆進行收費,豐收互聯免費POS刷卡按照借記卡0.405%(封頂20元),信用卡0.55%收費。
事實上,今年已有多家農商行對收單費率進行了調整。陜西農信扶風聯社明確&&,自2025年10月1日起,每月為商戶提供6萬元免費交易額度,單日超出2000元的部分將按0.25%收取手續費。紫金農商銀行宣布自2025年9月22日起,對二維碼收單業務的微信、支付寶渠道手續費優惠政策進行調整,將按月調整優惠商戶名單,不滿足優惠標準的商戶次月停止享受免費交易額度。安徽省多家農商行也在不久前紛紛發布銀聯二維碼業務手續費調整公告。
多家農商行在公告中指出,此次調整旨在推動收單業務回歸健康發展軌道。有銀行明確&&,調整既是“為防範收單業務中信用卡大額套現、外借收單碼欺詐等風險”,也是“為促進收單業務可持續發展,提升商戶服務質量”。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降低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支付手續費的通知》,要求支付行業主體降低銀行賬戶服務費、刷卡手續費等政府定價和指導價類支付手續費收費項目收費標準。2024年9月,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出倡議,鼓勵支付行業主體在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支付手續費降費措施於9月30日到期後,延續部分降費項目標準。
“在這樣‘應降盡降’的政策窗口下,部分銀行順勢把‘減費讓利’,做成0費率宣傳,既合規又博口碑。”有業內觀察人士坦言。
面臨成本與合規雙重壓力
事實上,早在2023年,就有江蘇、四川等地的部分農商行嘗試對高風險行業商戶取消零費率。2024年隨着監管政策的細化,調整範圍逐步擴大,到2025年下半年,在成本壓力與風險防控需求的推動下,調整節奏明顯加快。
“在過去,銀行的二維碼産品之所以推行零費率或者低費率,並非單純的價格戰,更有長期的業務考量,類似於互聯網平台靠補貼獲取流量的打法。對於銀行而言,擁有了這些優質商戶資源,銀行可以靠日常經營真實結算形成穩定的資金沉澱,無論是開展營銷、增值還是其他金融服務,都有了很好的基礎資源。”對此,上述業內觀察人士&&。在他看來,銀行的二維碼産品有成本優勢,一部分銀行以零費率或者低費率為噱頭,吸引用戶辦理,逐漸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很多商戶為了節省手續費,會選擇通過銀行的渠道辦理業務。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銀行發力聚合支付業務以來,一直將其視為銀行增長點最主要的渠道和入口,奈何布局較晚,一直沒能佔據先機優勢。另外,除了被用於經營性收款外,銀行的二維碼因為費率較低,有着明顯的優勢,被許多商戶利用,成了套現的工具之一,有的用戶甚至使用辦理的零費率二維碼,實現了零成本套現。
“在網絡支付與移動支付廣泛應用的大環境下,不法分子將犯罪目標瞄向銀行收單業務,致使洗錢風險不斷加大。不法分子借條碼支付小額多頻交易躲避監測,編造商戶信息、偽造流水洗白資金;涉事商戶增多,部分與黑産勾結,加大洗錢風險與監管難度。”有農商行業內人士坦言。
隨着套現、洗錢等黑灰産的監管全面收緊,央行強化收單機構“一戶一碼”監管,銀行也面臨較大的收單業務合規成本壓力。記者了解到,在監管部門加強信用卡監管的背景下,部分銀行一方面繼續補充風控短板,另一方面也在加速調整二維碼業務策略,開始對二維碼收款産品進行收費,有的銀行還對交易頻率較低的商戶暫停了二維碼收款功能。
對此,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分析稱,多地銀行取消支付收單“0費率”的政策,主要基於成本與合規雙重壓力:一是從合規角度來看,近年來隨着監管趨嚴,銀行機構在商戶審核盡調層面、反洗錢層面的工作力度有所加大,支付收單“0費率”可能難以覆蓋這些合規所需成本;二是從商業角度來看,此前“0費率”引流效果可能未達預期,所獲取到的增量商戶未能有效拉動商業銀行的存、貸等資源。
從“增量競爭”到“存量提質”
2024年10月15日,上海農商銀行發布收錢碼業務調整公告,該行收錢碼業務自2025年1月1日起將停止對外服務,收錢碼業務生成的二維碼將失效。對此,上述業內觀察人士&&,從長遠來看,部分銀行二維碼業務的調整,本質上是移動支付市場從“增量競爭”到“存量提質”的縮影。告別低費率噱頭,不僅能讓銀行與聚合機構公平競爭,也能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對此,蘇筱芮也指出,從銀行角度看,支付收單主要有自收單與聯合收單兩類,前者由銀行自行把控商戶審核、風控盡調等風險,而後者則主要由第三方機構把控。此前,銀行機構在支付收單業務擴張階段會採取費率補貼策略,因而費率會優於第三方支付收單費率。但目前來看,部分中小銀行機構已推出更加細緻的階梯型收單補貼策略,與商戶貢獻的日均存款、交易情況等進行挂鉤,表明此類機構已從“增量”思路轉為“提質”思路,補貼資源朝向能夠為銀行業務形成利潤貢獻的優質商戶傾斜。
“收單業務是銀行體系業務生態中的關鍵一環,可獲取商戶的交易結算資金沉澱,還能通過交叉銷售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取消‘0費率’的影響應該不會很大。”在上述業內觀察人士看來,即使銀行支付收單“0費率”取消了,銀行仍具有競爭力。“因為銀行普遍採取精細化收費策略,對優質商戶提供更低費率或免費額度,這種策略可能吸引高流水、低風險商戶,這就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商戶之間有了區隔度。”該人士坦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