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中金公司吸收合併兩券商後是否改名引關注 
2025-11-21 記者 柳川  來源:經濟參考網

11月19日晚,中金公司(601995.SH)、東興證券(601198.SH)、信達證券(601059.SH)發布《關於籌劃重大資産重組的停牌公告》,中金公司正籌劃換股吸收合併東興證券、信達證券,擬向兩家券商的全體A股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三家公司的A股、H股股票於11月20日起停牌,預計不超過25個交易日。

像國泰君安吸收合併海通證券後改名為國泰海通一樣,中金公司通過換股方式吸收合併東興證券、信達證券,合併後是否更名的話題也成為坊間熱議的話題。對此,10月20日,有媒體報道稱;“本次交易本質是‘吸收合併’,交易完成後東興證券、信達證券的法人主體將不再保留,相關業務與資源將整合至中金公司體系內。此外,作為行業龍頭,中金公司無論資本規模、業務實力還是品牌影響力均遠超兩家被合併方,且本次重組核心是實現資源優化與協同效應,因此合併後不會變更名稱,將繼續沿用‘中金公司’。”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這則報道發布後不久,即從該媒體網站撤下。這一動作,讓合併後中金公司是否更名,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此外,目前,中金公司、東興證券、信達證券名下各控股了一家基金公司,分別是中金基金由中金公司全資持有,東興基金由東興證券全資持有,信達澳亞基金則由信達證券控股54%。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中金基金管理公募基金規模約2344億元,東興基金公募規模約340億元,信達澳亞在管規模約1100億元。

三家券商合併之後,中金公司將出現控股三家基金公司的局面,這將與監管規定的“一參一控一牌”要求形成衝突。未來這三家基金公司如何整合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按照2022年實施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及配套規則,在延續“一參一控”大框架基礎上,同一集團可在控股一家基金公司的同時,通過證券資管公司、保險資管公司、銀行理財子公司申請公募資格,市場通常將其概括為“一參一控一牌”。

對於三家公司合併後,中金公司會沿用“中金公司”的名稱還是改變名稱?未來名下控股的三家基金公司將如何整合?本報記者向中金公司發去了採訪函,並&&了公司相關工作人員,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具體回復。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