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帶動近6000萬人就業
勞務品牌“金名片”撐起就業“新空間”
2025-11-20 記者 陳涵旸 來源:經濟參考報

  11月18日至19日,第三屆全國勞務協作暨勞務品牌發展大會在廣西南寧舉行。廣東“連山壯瑤錦繡工匠”融合非遺工藝和民族特色的展品吸引不少觀眾駐足,“AI京匠”展示着工業機器人的系統操作,內蒙古的“科爾沁蒙古餡餅製作工”正在製作香氣撲鼻的特色美食……在這場匯聚全國各地勞務品牌的盛會上,諸多“行家裏手”同&亮相,展現出技能人才的專業風采,成為就業市場活力的生動縮影。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統計數據,截至目前,全國已培育勞務品牌2300多個,帶動就業近6000萬人。

  勞務品牌帶動就業能力強,具有地域特色、行業和技能特點,日益發展成為促就業、助發展、惠民生的綜合載體。業內專家指出,近年來,勞務品牌建設從自發性向組織化、從粗放式向精細化、從簡單勞務向産業融合轉變,多地深挖資源稟賦,以勞務品牌為載體,以老手藝催生新崗位,讓新産業孕育新模式。

  本屆大會共有全國167個特色勞務品牌參展,覆蓋先進製造、消費亮點、民生服務、美麗鄉村、非遺技藝五大核心領域,不少勞務品牌扎根地方資源沃土,實現了地域文化、特色産業與就業需求的深度協同。

  會上備受矚目的“北京小吃製作師”,聚焦北京特色美食研發,積極推動北京小吃等京味菜製作技藝傳承和現代化轉型。據了解,近三年該勞務品牌累計培訓小吃製作及服務人員超5000人次,提供就業崗位約2000個。

  在廣東展&,“連山壯瑤錦繡工匠”依託非遺技藝,打造集設計、製作、銷售於一體的産業鏈,讓勞動力在家門口實現“指尖就業”,實現了“培訓一人、就業一戶、帶動一片”的社會效益。

  此外,還有浙江杭州“AI動畫製作師”、江蘇東海“穿戴甲工匠”、廣西“八桂米粉師傅”、甘肅“敦煌文創師”等勞務品牌,它們憑藉獨特的地域標籤,以“年輕態”的創新模式激活就業活力,讓“一技之長”成為“謀生之本”,推動産業發展與就業增收雙向賦能。

  勞務品牌建設的核心更在於技能。從傳統的餐飲、建築、家政行業,到新興的數字經濟、智能製造領域,多地勞務品牌重視技能引領作用,積極搭建系統培訓體系,為勞動者照亮增收之路,為産業升級儲備創新力量。

  “‘北京家政’是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為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促進家政服務從業人員高質量充分就業打造的勞務品牌。品牌構建了‘崗位需求+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四位一體項目化培訓模式,讓所有勞動者接受嚴格統一培訓再上崗,讓技能真正賦能就業。”北京市就業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

  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家政”勞務品牌已出版8本家政專項職業能力培訓教材,推出7項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評價標準,積極引入技能培訓機構和評價機構入駐品牌,年培訓評價量預計超過1萬人。

  從鄉村的“指尖技藝”到工廠的“智能操控”,從地域的“特色招牌”到全國的“就業名片”,勞務品牌的每一步發展,都在拓展就業空間、夯實民生根基。

  “勞務品牌建設能夠有效明晰就業方向、細化就業路徑、精準匹配就業需求,具有鮮明的導向價值。應進一步強化技能培訓與就業的協同發展,使人才培養更貼合市場實際,放大就業帶動效能。”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未來,隨着教育機制不斷完善、技能培訓體系持續升級、産業融合深度推進,勞務品牌這張“金名片”將更加閃亮,帶動更多勞動者實現“就業有門、增收有路、發展有盼”。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為目標,以推動勞務品牌提質升級為主題,以塑造現代化人力資源為主線,加快推進勞務品牌發展壯大。進一步強化産業化升級。注重需求驅動,挖掘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市場需求,引導勞動者依託品牌創設企業、創新業態。進一步強化多元化推廣。培育特色品牌,建立勞務品牌項目資源庫,持續推出特色鮮明的勞務品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運東來日前&&。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