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中金公司、東興證券、信達證券宣布重大資産重組
2025-11-19 記者 吳黎華 來源:經濟參考網

11月19日晚,中金公司、東興證券、信達證券發布《關於籌劃重大資産重組的停牌公告》,三家公司正在籌劃由中金公司通過向東興證券全體A股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向信達證券全體A股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東興證券、信達證券。

中金公司&&,本次重組有助於加快建設一流投資銀行,支持金融市場改革與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通過重組各方能力資源的有機結合、優勢互補,力爭在合併後實現規模經濟和協同效應,提高公司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的質效,並提升股東回報水平。

並購重組蓄力 潛在價值釋放打開發展新空間

中金公司近年來堅定踐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使命,在國家重大戰略領域持續發力,成效顯著。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金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7.6億元,同比增長約54%;歸母凈利潤65.7億元,同比增長130%,增長勢頭強勁。截至2025年9月末,歸母凈資産為1155億元。

東興證券成立於2008年5月,業務涵蓋財富管理、投資交易、投資銀行、資産管理、期貨等,形成了順逆周期雙輪驅動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2025年前三季度,東興證券實現營業收入36.1億元,歸母凈利潤16.0億元,同比增長70%。截至2025年9月末,歸母凈資産為296億元。

信達證券成立於2007年9月,在破産重整等特殊資産投行領域優勢突出,同時財富管理轉型成效顯著、債券承銷實力較強,注重金融科技投入,多業務協同發展。2025年前三季度,信達證券實現營業總收入30.2億元,同比增長28%;歸母凈利潤13.5億元,同比增長53%。截至2025年9月末,歸母凈資産為264億元。

截至2025年9月末,中金公司凈資本規模460億元。東興證券和信達證券以零售經紀和自營業務為主,資本金較為充裕。東興證券和信達證券兩家公司市值合計超1000億元。截至2024年末,東興證券設有92家分支機構,信達證券設有104家分支機構,分別深耕福建和遼寧區域。本次合併後,根據截至2024年末數據統計,三家券商營業部合計數量位居行業第三。

業內人士指出,中金公司的業務優勢和特色與另兩家證券公司形成天然互補。東興證券和信達證券在網絡、客戶及資本金資源的深厚積累將與中金公司的綜合投行、專業投資、跨境交易服務、財富管理等專業能力發揮互補優勢,有助於合併後中金公司加強客戶資源的綜合服務轉化,為更廣泛的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優質綜合金融服務,實現多維度協同價值。此外,換股後借助兩家資管公司股東在不良資産處置領域的專業能力,中金公司可進一步深化債務重組、風險化解、産業投行等方面的服務能力,拓展投行新型業務的協同增量空間。

合併後,中金公司將提升資本實力,實現客戶資源整合,在證券行業競爭格局中進一步鞏固頭部優勢,迎來“規模效應+業務協同”的多重業績增長動力,推動營收結構持續優化、盈利能力穩步提升,進一步提升國家戰略服務能力。

聚焦於服務國家戰略與實體經濟主責主業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及2024年新“國九條”,明確提出要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新“國九條”及證監會《關於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指出,將支持頭部機構通過並購重組、組織創新等方式提升核心競爭力,到2035年形成2-3傢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核心能力居國際前列,為中國式現代化和金融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業內人士&&,三家證券公司整合,是踐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將功能性置於首位的戰略性舉措。通過有效整合資源、優化布局,推動機構更聚焦於服務國家戰略與實體經濟的主責主業。同時,也有利於構建資本實力更強、專業能力更完備、風控體系更穩健的綜合金融服務平台,從而全面提升服務質效,強化風險防範能力,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金融強國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