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週,科技股經歷了動蕩,部分投資資金流出了今年一路猛漲的人工智能(AI)板塊;但與此同時,科技巨頭在AI領域的投資仍未有退潮跡象。
從近期報道看,美國科技巨頭仍有明確的AI投資計劃。AI初創企業Anthropic宣布,計劃投資500億美元用於建設美國AI基礎設施。內部預測顯示,Anthropic預計將在2028年實現盈虧平衡。Meta今年在AI基礎設施領域的支出預計達720億美元,並將在明年進一步增加。谷歌計劃在得州投資400億美元新建三座數據中心,這項投資將持續到2027年。特斯拉也明確&&,公司的未來在於AI。
科技巨頭也繼續在美國以外進行AI投資。微軟11月11日宣布,未來幾年將與開發商Start Campus、AI基礎設施平台Nscale以及芯片巨頭英偉達合作,在葡萄牙港口城市錫尼什投資100億美元,用於建設AI基礎設施。此外,谷歌也計劃在德國投資約50億歐元,擴大其在該國的AI基礎設施與數據中心容量。
根據各公司在最新財報中披露的數據,微軟等雲服務商建設數據中心及其它AI基礎設施的投入並未放緩,Meta、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與微軟預計明年還將合計投入逾4000億美元用於AI基礎設施建設,這一數字較2025年增長21%。
面對AI投資熱潮,目前存在兩種有爭議的看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警告,當前AI投資熱潮已接近25年前互聯網泡沫時的水平,市場估值存在非理性繁榮,若出現回調則可能拖累全球經濟增長;而一些投資機構則認為,AI投資仍處於早期,長期生産力提升潛力巨大。
Mariner財顧首席投資策略師兼股票主管傑夫·克倫佩爾曼&&,AI的早期應用仍然是一個強大的主題,目前的市場波動不應與類似於互聯網泡沫的興衰相混淆,進行長期投資的AI投資者不應該感到恐慌。摩根大通資産與財富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瑪麗·卡萊漢·埃雷多斯也&&,投資者應當着眼於未來借助AI所帶來的機遇,而非當前是否存在泡沫的問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日前&&,市場中存在一些泡沫,但是理性的泡沫。對於科技巨頭來説,相比過度投資或效率低下帶來的損失,在競爭中淪為第三名所付出的代價更巨大。
對於AI相關股票近來經歷的劇烈回調,華爾街一些策略師&&,這更像是獲利回吐和政府“停擺”引發的波動,而不是AI産業或盈利前景出現裂痕。
估值爭議的背後,投資資金如何獲取、投資能否帶來足夠回報,也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預計,到2028年,全球數據中心的資本支出將達到約3萬億美元,其中僅有大約一半能夠通過預期的現金流來覆蓋,從而留下約1.5萬億美元的融資缺口。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科技公司在AI領域的投資需求已經超出其自身的資金能力,因此必須轉向融資市場,比如債券市場。
據報道,過去幾週,谷歌、Meta、微軟和甲骨文等超大規模雲服務商發行的債券組合持續承壓。美國銀行數據顯示,該類債券溢價已攀升至78個基點,較9月份約50個基點的幅度顯著擴大,顯示市場對該領域産能過剩、長期盈利能力及能源需求等方面存在擔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