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不動産信託財産登記試點擴圍至南京、蘇州
2025-11-18 記者 鐘源 來源:經濟參考報

  繼北京、上海、廈門、廣州、天津之後,不動産信託財産登記試點又有新突破。近日,江蘇省不動産登記中心對外宣布將在南京市、蘇州市兩地開展不動産信託登記試點。對此,業內專家&&,未來信託財産管理和轉讓中可能出現的權屬爭議將得到有效化解,我國近30萬億元的信託資産有望進一步盤活。

  具體來看,此次江蘇金融監管局、江蘇省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江蘇省自然資源廳、江蘇省稅務局聯合印發的《關於開展不動産信託財産登記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圍繞不動産信託財産登記的適用範圍、工作要求、辦理流程等方面作出詳細規範,為南京與蘇州兩地試點業務的開展提供了清晰指引。

  有別於此前一省一地的單點探索,此次江蘇同時官宣兩城試點,讓不動産信託財産登記實踐初具聯動示範效應。從流程來看,根據《通知》要求,江蘇轄內信託機構以南京、蘇州行政區域內不動産開展不動産信託業務的,按照“辦理信託産品預登記—申請出具證明文件—辦理信託財産登記—反饋登記結果”的流程辦理。

  《通知》提出,不動産轉入信託需辦理信託財産登記的,不動産登記機構依據委託人與信託機構的共同申請,根據信託文件等申請材料依法辦理轉移登記,並將信託相關事項記載於不動産登記簿。信託機構完成不動産信託財産登記後,辦理信託産品登記時需一併提交不動産權證書。當不動産轉出信託時,不動産登記機構依據信託機構及相關當事人的申請辦理轉移登記,並刪除“信託財産”相關標注。

  “不僅是流程的細化,此次江蘇雙城的不動産信託財産登記試點,還聚焦於信託財産權屬的清晰界定與全周期規範管理。”對此,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這一流程閉環既回應了信託業務對財産安全的核心訴求,也為後續多元信託服務場景的拓展奠定了合規基礎。

  江蘇省自然資源廳&&,下一步,將與省級有關部門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指導試點地區規範推進不動産信託財産登記工作,保障登記事項規範、準確、完整,進一步夯實信託財産獨立性。同時,以不動産信託財産登記為基礎支撐,積極支持信託機構圍繞代際傳承、家庭服務、養老保障、公益慈善等多元場景設計信託服務模式,促進江蘇不動産信託業務規範化、高質量發展。

  據中國信託業協會統計,截至2025年6月末,全行業信託資産管理規模達32.43萬億元,同比增長20.11%,首超30萬億元,僅次於保險資管和公募基金。

  事實上,信託行業雖然已成為我國重要的金融子行業之一,但目前信託業尚未建立完善的信託登記制度,這既不利於規範信託産品的信息披露,也不利於信託財産權屬關係的認定和信託産品的市場化流轉。在業內專家看來,信託財産登記制度的接續試行,是進一步盤活我國近30萬億元信託資産邁出的重要一步。

  “由於過去信託財産登記機制缺失,信託財産納入信託存在制度障礙,京滬廣等地&&不動産信託財産登記辦法是非常重要的探索。”資管研究員袁吉偉&&,這有利於促進以家族信託為代表的財富管理服務信託的發展,推動信託行業回歸本源。

  不動産信託登記也面臨不少挑戰。用益信託分析師喻智&&,稅收優惠問題備受關注。比如,在北京,財産登記的文件包括契稅完稅證明,但目前尚不清楚需要提供的是委託人的完稅證明,還是信託公司作為受託人出具的完稅證明,所以在登記環節和稅收優惠政策方面的相關規定尚不清晰。

  “建議從立法層面完善信託財産登記制度,明確信託登記的具體操作規則、程序和要求,使其與現行的不動産登記制度有效銜接。同時,修訂信託法和不動産登記暫行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為不動産信託財産登記提供更加明確的法律依據。針對信託財産登記環節的重復徵稅問題,建議&&專門的信託稅收政策,明確信託財産在設立、存續和終止階段的稅收處理規則,避免重復徵稅。”中信信託風險管理部周萍博士&&。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