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瑞銀投資銀行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發表中國股票策略&&,三季度,外國機構投資者進一步增持中國股票。同時,投資範圍不同的基金如全球、新興市場、亞洲等均提升了中國倉位。國際投資者增持最多的行業包括醫療保健、保險、能源和材料以及互聯網等。
據王宗豪介紹,與上季度情況不同,三季度投資範圍不同的基金(全球/新興市場/亞洲)均小幅提高中國倉位。同時,全球前40大投資機構的中國股票持倉也升至1.1%,為2023年一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但低於2020年約2%的峰值。
按行業分,王宗豪&&,國際投資者增持最多的行業包括醫療保健、保險、能源和材料以及互聯網,而減持汽車和科技。從滬深港通的角度看,南向資金流入仍高達560億美元,與2025年一季度創紀錄的水平持平,所有行業均錄得凈流入,買入最多的行業包括可選消費品、金融和醫療保健。
與此同時,還有一批全球基金開始涉足中國股票市場。
“我們跟蹤約800隻將中國股票納入其基準的主動型外國基金,它們共持有2700億美元的中國股票。總體而言,2025年三季度這些基金將其中國低配比例減少30個基點至-1.3%,這是自2022年四季度以來最輕的低配水平。”王宗豪&&,在這些基金中,截至2025年三季度,145隻基金(資産管理規模為2120億美元)未持有任何中國股票,低於2025年二季度的167隻基金。而三季度將中國股票重新納入其投資組合的基金大多為全球投資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