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荒坡披“綠裝” 油橄欖帶來“綠富美”
——湖北十堰核心水源區“變身記”
2025-11-12 記者 黎昌政 來源:經濟參考報

  站在十堰市鄖陽區楊溪鋪鎮大尖山山頂極目遠眺,漫山油橄欖樹層層疊疊,近處枝葉間綴滿飽滿的橄欖果。山腳下,澄澈的漢江水倒映着這片生機盎然的“綠色油庫”。近年來,當地以油橄欖為筆,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的大地上,繪就一幅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的畫卷。

  生態優先:荒山石坡披綠生金

  “以前這坡土層薄得能看見石頭,汛期一到,泥沙裹着碎石往江裏涌,江水都變渾了。”楊溪鋪村黨支部書記魯建機看著眼前的“東方橄欖園”,滿是感慨。這6000畝鬱鬱蔥蔥的橄欖林,曾是連耐旱酸棗樹都難以存活的石漠荒坡。

  鄖陽位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2015年,鄖陽區引進湖北鑫欖源油橄欖科技有限公司,流轉1700多畝荒坡,通過梯田整理、客土栽培、控根器種植等技術,讓油橄欖在這裡紮下了根。

  “一棵成年油橄欖的橫向根係覆蓋3平方米,像給土壤織了‘立體防護網’,1700多畝連成片,就是蓋在荒山上的‘吸水毯’。”技術員陳功蹲在林間解釋。鄖陽區通過持續生態治理,石漠化荒坡實現“荒山—綠山—金山”的三級躍遷。

  當地把“護水”意識刻進油橄欖産業每一環。種植全程不施化肥,農藥只用生物製劑,既保障丹江口庫區水質安全,又孕育出高品質橄欖果。據了解,這裡油橄欖鮮果含油率高達21%,多酚含量遠超國內平均水平,“安陽湖”牌科拉蒂單果壓榨橄欖油多酚含量更是達到360mg/kg,品質獲國際橄欖油理事會認可。

  截至目前,當地通過發展油橄欖産業,累計治理石漠化面積超3000畝,平均畝産鮮果超1800斤,不僅入選湖北省礦山生態修復典型案例,更為水源區築起了一道堅實的生態屏障。

  科技賦能:小橄欖成就大産業

  “從鮮果採摘到成品油生産,我們在8小時內完成。”在湖北鑫欖源油橄欖科技有限公司數字化智慧工廠裏,公司負責人指着全自動冷榨生産線介紹道。

  現代科技為橄欖産業高質量發展賦能。2023年8月,湖北省油橄欖産業技術研究院在鄖陽揭牌,22位國內外頂尖專家成為産業升級的“智囊團”。針對油橄欖高溫高濕環境下的栽植難題,研究院探索“高廂高壟、單體壘土、客土栽植、控根器栽植”等創新模式,讓苗木成活率穩定在96%以上。

  鄖陽區建設湖北首個油橄欖標準化採穗圃,在楊溪鋪鎮、柳陂鎮建成兩個總面積270畝的種苗繁育基地,配備50個機械化育苗大棚,篩選出皮瓜爾、皮削利、豆果、萊星等適宜本地氣候的優良品種,徹底解決過去種苗適生性差問題。

  科技創新讓油橄欖物盡其用。鑫欖源公司聯合武漢輕工大學、北京營養源研究所,歷經3年攻關,研發出橄欖甘油二酯油、橄欖配方油兩款高附加值健康油品,建成國內首個功能性油脂(DAG)加工基地,年産功能性油脂1000噸,年産值達5億元;橄欖葉被提取成精油、製成面膜和橄欖茶。目前,全區已推出“食字號”“健字號”“粧字號”3大類35款産品,獲得42項國家專利,孵化出“遇見武當”“安陽湖”兩個高端品牌。

  産業融合:價值鏈不斷延伸

  “一畝地年租金600元,務工每天100元,一年能幹7個月,能賺兩三萬,比種莊稼強多了!”楊溪鋪村村民孟萬生算起“增收賬”。他把4畝荒地流轉給鑫欖源公司,如今每天在橄欖園裏剪枝、除草,在家門口實現穩定增收。

  在鄖陽區,像孟萬生這樣受益於油橄欖産業的村民還有很多。截至目前,全區油橄欖基地覆蓋11個鄉鎮、60個行政村,帶動1萬多戶農戶年均增收3萬元,村集體年均增收5萬元,51家經營主體在産業發展中壯大。

  農林旅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安陽鎮安陽湖油橄欖産業園不僅有標準化種植基地,還配套建設橄欖油體驗工廠,游客可親自參與鮮果壓榨,感受橄欖油製作過程;楊溪鋪鎮“鄖陽漁村”依託橄欖林與漢江風光,打造“春品橄欖茶、夏賞橄欖花、秋摘橄欖果、冬品橄欖油”的四季康養旅游品牌;漢江綠谷生態旅游區讓油橄欖從“經濟作物”變身“旅游IP”。如今,鄖陽區油橄欖産業已形成“種植—加工—文旅”全鏈條發展格局。

  眼下,鄖陽區正加快推進2.5萬畝高標準種植基地建設,對低産低效油橄欖園進行改造升級,同時支持鑫欖源公司新建8000平方米加工生産線,拓展特膳食品、化粧品等産品線,推動産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鄖陽區油橄欖産業鏈黨委負責人信心滿滿:“到‘十五五’末,我們要建成10萬畝以上油橄欖標準化種植基地,年産鮮果5萬噸、橄欖油5000噸,綜合産值突破30億元!”

  (孫銀對本文亦有貢獻)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