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由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識産權局)主辦的“2025之江營商論壇”在杭州舉行。來自境內外知識産權官方機構、國際組織、知名高校及企業共2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150余名代表齊聚之江畔,圍繞人工智能知識産權保護的前沿問題、發展路徑與未來前景展開深入交流,從頂層設計、數據賦能、全球合作三方面,共同為人工智能産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頂層設計——法律完善與體系升級“雙輪驅動”
劃清AI權利邊界,行業共同完善知識産權領域法律制度。本次論壇期間,清華大學法學院知識産權法研究中心聯合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識産權局)、國家知識産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河南中心、中國貿促會商法中心共同研究形成《人工智能大模型知識産權保護策略研究報告》,重點圍繞專利、著作權等法律保護路徑,以及技術保護措施、行業自治規範等關鍵議題展開深入分析,為法律制度的完善和産業實踐提供有益參考。
保護體系同步升級,浙江構建“行政+司法+協同”三位一體保護格局。行政保護方面,對於專利侵權糾紛,浙江是全國率先完成專利執法權全部下放至縣級局的省份;司法保護方面,建有杭州、寧波、溫州三個知識産權法庭,集中審理全省範圍知識産權案件;協同保護方面,搭建200余家知識産權糾紛調解組織,同時,針對電商平台這一重點領域,建立電子商務領域專利執法協作調度中心,構建形成執法合作生態,有效應對網絡環境下知識産權保護的新挑戰。
推進數據知識産權制度創新,浙江率先將人工智能模型參與生成數據納入知識産權登記範圍。截至目前,浙江已吸引全國27個省(區、市)的各類主體來浙提出數據知識産權登記申請6.5萬件,發放登記證書2.7萬件,約佔全國登記量的66%,覆蓋97個國民經濟行業中的87個,直接轉化金額達108億元,約佔全國轉化總額的七成,真正實現了讓數據“供得出、聚得攏、用得好”。
數據賦能——專利導航點燃創新引擎
數據賦能行業洞察,為産業發展指引方向。浙江以專利導航為“科學羅盤”,通過深度分析全球專利信息,系統揭示AI産業在技術、産品、組織和商業模式等維度的創新動態與演進趨勢,為産業發展提供關鍵決策支撐。今年1-8月,全省人工智能核心産業營收達4226.2億元,同比增長21.9%。
專利導航點燃企業創新引擎。今年知識産權日,浙江發布《人工智能專利布局與申請指引》,為初創科技企業提供清晰路徑。目前,全省AI領域專利授權量已達7929件,穩居全國第一梯隊,多項成果榮獲中國專利金、銀獎,創新質量與數量同步提升。一批骨幹企業在機器視覺、安防監控等關鍵領域已具備與國際巨頭同&競技的實力。
高增速背後是知識産權的硬核支撐。全省高價值發明專利總量全國前四,數字經濟産業發明專利數量增速全國第一,專利、商標質押融資金額連續七年全國第一,數據知識産權登記數量和轉化運用金額均佔全國總量的七成;宇樹科技獲2025年WIPO全球獎,是今年中國唯一獲獎企業;建立電子商務領域專利執法維權協作調度(浙江)中心、全國首個數字經濟産業知識産權保護中心、數據知識産權專業法庭等,推動形成“創新-保護-運用”的良性循環。
鏈結全球——打造全鏈條知識産權“合作高地”
合作是破解發展難題的關鍵。論壇期間,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浙江省知識産權局)與清華大學法學院、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學、韓國仁荷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係,構建起“智庫-人才-服務”全鏈條國際協同網絡。
在高端研究層面,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與清華大學法學院、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達成全面合作意向,主要圍繞共建高水平知識産權智庫平台、共同開展知識産權領域重大課題研究、共同推進人工智能領域合作等內容,旨在構建政校合作新的範式。
在人才培養方面,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與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學、韓國仁荷大學的合作將聚焦國際化知識産權高端人才培養,為浙江企業“走出去”儲備具備國際視野的複合型知識産權人才。
在專業服務領域,論壇現場促成多項國際合作項目落地。杭州市科百特過濾器材有限公司與香港隆天知識産權代理有限公司共建全球知識産權服務網絡,將助力企業在15個主要城市快速完成專利布局與侵權防禦;浙江途瓴知識産權諮詢有限公司與全球著名知識産權數據商比利時Fovea IP集團合作,依託其全球數據資源,為浙江企業提供海外商標監測、侵權預警和科技金融評估服務,提升創新效率與自我保護能力。
本次論壇充分展現了浙江在AI時代知識産權領域的標杆成果,為探索知識産權領域提供有益借鑒。未來,浙江將進一步深化數據知識産權制度創新,完善海外知識産權風險防控體系,為完善知識産權領域貢獻更多“浙江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