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位於亞馬孫雨林地區的巴西城市貝倫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在這裡舉行。世界各國領導人、科學家、非政府組織及民間代表齊聚一堂,討論應對氣候變化的優先行動,主要議題包括氣候與自然、能源轉型、《巴黎協定》評估、國家自主貢獻與氣候融資等。
今年是《巴黎協定》達成10周年和新一輪國家自主貢獻提交年,全球氣候治理迎來關鍵節點。有研究人員今年早些時候警告稱,地球已達到首個氣候“臨界點”,2024年全球平均氣溫首次超過了工業化前水平1.5攝氏度,超過80個國家的珊瑚礁因海洋變暖而大面積死亡,作為“地球之肺”的亞馬孫雨林地區也存在生態崩潰風險。
巴西總統盧拉11月4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希望本次氣候大會能夠避免空談、聚焦氣候承諾的落實。巴西不願讓氣候大會淪為“氣候意識形態産品”的展示會,所有人只發表自己的想法,卻沒有人承擔起執行的義務。巴西願同世界各國開展合作,推動各方落實氣候承諾。
他強調,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中有着長達兩百年的污染歷史,現在的關鍵問題是,這些國家是否願意償還他們對地球欠下的歷史債務。希望在聯合國框架內建立一個能確保環保等措施有效執行的治理機制,通過多邊協商的方式,探討如何對不遵守氣候承諾的國家採取懲罰措施。
作為東道主,巴西希望COP30成為以落實為核心的會議。大會候任主席安德烈·科雷亞·多拉戈在8月的一場籌備活動上&&:“現在是採取行動的時候了。COP30將是調整機制、加速執行的契機。”
多個國家及國際組織領導人也在貝倫氣候峰會期間呼籲,各國應團結一致,加速應對氣候危機的行動。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指出,希望COP30成為應對氣候危機更有效鬥爭的轉折點。他&&,只有採取更快、更有效的行動,尤其是來自較富裕國家的行動,才能開始扭轉當前的局面。
法國總統馬克龍&&,氣候問題應尊重科學,“我們必須繼續攜手合作,履行《巴黎協定》中作出的國際承諾”。他同時強調擴大清潔能源投資和為欠發達國家提供融資機制的重要性,&&堅信COP30能夠取得成功。
智利總統博里奇&&,當前各國必須明確如何履行迄今為止已經制定的目標,並找到一個既迅速又公平的氣候危機解決方案。他呼籲國際社會發揮領導力,以科學與事實為基礎應對氣候危機。
COP30的重點內容之一是審查和落實各國的減排目標,即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根據協定,各國需每五年更新一次目標。
在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盧拉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高度評價中國在氣候治理議題上的立場和貢獻。他指出,中國在能源轉型等領域快速發展,在通過技術進步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為各國樹立了典範。近年來,中國新能源企業正在巴西加大投資。巴西政府將持續深化同中國在空間技術、新能源産業以及數字技術等領域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