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22類場景培育和開放重點敲定 民營企業迎新機遇
2025-11-10 記者 汪子旭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加快場景培育和開放推動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5方面22類場景培育和開放重點領域,涵蓋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領域新賽道,以及製造業、交通運輸等産業轉型升級的新業態。業內人士指出,此次政策落地實質上為社會資本、民營企業放寬了這些領域的准入限制,帶來大量商機。

  場景是用於系統性驗證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産業化應用以及配套基礎設施、商業模式、制度政策的具體情境,是連接技術和産業、打通研發和市場的橋梁。

  《實施意見》提出,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支持建設一批綜合性重大場景、行業領域集成式場景、高價值小切口場景,擴大生産場景、工作場景、生活場景供給,推動場景資源開放,促進場景資源公平高效配置,推動新場景大規模應用,形成“技術突破-場景驗證-産業應用-體系升級”的路徑,為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具體來看,打造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全空間無人體系、生物技術、清潔能源、海洋開發等新領域新賽道應用場景,建設製造業、交通運輸、智慧物流、現代農業等産業轉型升級的新業態應用場景,推出礦山安全、應急管理等一批行業領域應用場景,創新政務服務等社會治理服務綜合性應用場景、豐富醫療衞生等民生領域應用場景這5個方面22類重點領域。

  “我國部分研發由於應用場景開放不足,導致技術難落地,無法規模化應用,這就需要統一建設各類型的場景資源。”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研究員劉方&&,場景是技術商業化的“催化劑”,是新産品走向市場的“試金石”,在場景中率先應用和試驗驗證,將推動高價值新技術和新産品快速涌現。場景也是新領域新賽道發展的“加速器”,靈活豐富的場景為新興産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迭代試驗空間,促進新技術新産品産業化。

  為推動新業態新領域發展,我國持續優化市場准入環境。此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完善市場准入制度的意見》提出,“用好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和各類科技成果轉化等創新平台”“率先推動海陸空全空間智能無人體系應用和標準建設”。合肥、廣州、珠海等地試點開展全空間無人體系建設,通過先行先試來破除運營體制、場景開放等市場准入障礙,取得積極成效。

  2023年9月,國內首個海陸空全空間無人體系應用示範項目——合肥駱崗全空間無人體系建設應用示範項目投入運行,在城市立體交通、物流配送、城市治理等場景率先試點,將無人巡檢、無人物流、無人駕駛客貨運等無人系統運行場景有機融合,構建場景多樣、系統完備、標準統一的全空間無人體系。

  目前,合肥已建成70多個無人航空器垂直起降點,開通醫療配送、軌道巡檢等200余條航線。隨着市場准入環境持續優化,合肥已匯聚低空經濟上下游相關企業300余家,開通260多條航線,實現研發、測試、生産、運營的全鏈條布局。

  專家&&,《實施意見》的&&,是主動應對新形勢新變化,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創新要素配置方式的重要舉措。“場景培育和開放重點領域,將促進技術跨界融合與資源跨界共享,大幅拓展和提升場景的功能、體驗和價值,進而推動新技術大規模産業化應用。”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宏觀政策研究室主任王琛偉説。

  王琛偉&&,《實施意見》提到的5個方面22類領域都是企業可以參與的重點領域。《實施意見》還要求,有關部門聚焦新技術新産品應用,推動本領域場景開放,探索創新監管制度。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主動開放主業領域場景,吸引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和科研院所參與,強化場景開放協同共享。這實質上為社會資本、民營企業放寬了這些領域的准入限制,帶來大量商機。

  “通過場景培育和開放,進一步拓展市場准入深度,提升要素市場化配置水平,暢通要素跨領域、跨區域流動,加快數據、空天、深海、頻譜等新型要素規則創設。這些將有效提升市場配置資源的能力和效率,從更深層次上降低企業獲取資源的成本,提高企業盈利能力。”王琛偉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