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黃金稅收新政落地 機構稱銀行積存金吸引力提升
2025-11-07 記者 張小潔 來源:經濟參考網

  日前,部分銀行調整積存金業務引發投資者關注。業內人士指出,銀行暫停部分業務是出於黃金稅收新政落地後的合規調整所需。多家機構&&,稅收帶來的價格差異將提升銀行積存金對普通投資者的吸引力。

  11月3日,工商銀行公告稱,受宏觀政策影響,根據該行風險管理要求,自2025年11月3日起暫停受理如意金積存業務的開戶、主動積存、新增定期積存計劃以及提取實物的申請,存量客戶處於有效期內的定期積存計劃的執行以及辦理贖回、銷戶不受影響。當天晚間,工商銀行再度發布公告稱,已恢復受理如意金積存業務的開戶、主動積存、新增定期積存計劃以及提取實物的申請。客戶可通過該行營業網點、工商銀行App等渠道辦理各類如意金積存業務。

  同日,建設銀行也發布了關於暫停受理易存金等業務的公告。公告顯示,受市場波動影響,結合風險審慎管理要求,自2025年11月3日(含)起,該行暫停受理易存金業務實時買入、新增定投買入、實物金兌換等申請,存量客戶易存金定投計劃的執行、贖回以及銷戶不受影響;暫停個人黃金積存兌換實物貴金屬、賬戶黃金兌換實物貴金屬等申請,其他個人黃金積存業務不受影響。

  業內人士&&,部分銀行暫停積存金提取等業務,主要源於黃金稅收新政落地後,銀行需進行相應的業務合規性調整。

  近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了關於黃金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自2025年11月1日起實施,執行至2027年12月31日。萬聯證券分析師李瀅認為,新政首次將黃金區分為投資性用途與非投資性用途,並分類實施不同的方案。發生實物交割出庫的,新政相比於以往政策的主要變化在於,投資性用途方面,買入方將標準黃金直接銷售或者加工成投資性用途黃金産品(如金條、金塊、金錠、金片等),應繳納增值稅,開具普通發票(以往是繳納增值稅+開具增值稅發票),此舉的目的在於明確投資性黃金的屬性,規範生産鏈條,避免投資性黃金被作為生産首飾等的原料進入生産流通環節抵扣稅款;非投資性用途方面,會員單位購入用於非投資性用途 (工業用金、黃金飾品等)的標準黃金,交易所免徵增值稅,向買入方開具普通發票(以往是增值稅即徵即退+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新規的好處在於不佔用買入方的資金成本,無需先繳納再退稅,但新規下只能開具普通發票,相當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可抵扣的進項稅額扣除率從13%降至6%,黃金飾品産業鏈中下游商家的稅務成本上升,或將通過加價的方式轉嫁給終端消費者。

  李瀅&&,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由於稅收帶來的價格差異,非交易所實物黃金的投資吸引力將下降,銀行積存金、黃金ETF等産品的吸引力將會提升。廣發期貨分析師葉倩寧也認為,非交易所渠道的實物黃金交易或面臨成本上升,由於會員單位向下游銷售時無法開具增值稅專票,阻斷了增值稅抵扣鏈條,所産生的增值稅或將轉嫁至下游。加上實物交易重新向交易所集中,這可能會影響現貨市場流通的規模,黃金投資性需求或向虛擬交易市場(黃金ETF、黃金期貨期權和銀行紙黃金)回流,從而避免額外的增值稅成本。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説,黃金飾品零售價已包含增值稅和消費稅,政策對終端價格影響有限,消費者購買行為不會出現顯著變化。”湘財證券分析師何超&&,該項稅收新規實際上也是倡導消費者通過交易所渠道購買黃金投資産品及規範實物黃金的投資行為,非交易所實物黃金的投資吸引力可能會下降,納稅人不通過交易所銷售標準黃金應按照現行規定繳納增值稅,普通投資者更傾向於通過銀行代理的交易所産品,如積存金、黃金ETF等間接參與黃金投資,以平衡便利性與稅負。

  當前,多家銀行積存金起購金額已超過千元,如工商銀行自10月13日起將如意金積存業務最低投資額由850元上調至1000元;興業銀行10月21日宣布,單次購買、新增定投購買起點由1000元起調整為1200元起;平安銀行則從10月24日起,將平安金積存業務按金額設定的定投計劃起投金額由900元上調至1100元。此外,中國銀行自10月15日起也調整了積存金産品的購買條件,按金額購買積存金産品或創建積存定投計劃時,最小購買金額由850元調整為950元,這是該行今年以來第四次調整積存金購買門檻,其2月和4月曾先後三度提高起購金額,將最小購買金額由650元逐漸調整至850元。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