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尋找“獨角獸”丨同心醫療:“一顆心”的科技密碼
2025-11-06 記者 梁倩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在蘇州納米工業園區的一棟樓宇裏,六十多顆“人工心臟”正不知疲倦地跳動,每一次搏動都鏗鏘有力。

  蘇州同心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心醫療”)首席執行官陸誠捷道出了背後的故事:這裡藏着兩個特殊的壽命測試實驗室。每一款不斷優化的産品樣機都被送入實驗室,開啟一場漫長的“極限考驗”。其中,一顆從2017年就啟動運轉的“人工心臟”,已穩定運行3300多個日夜、模擬心臟跳動25億次以上。

  這顆不停跳動的“心臟”,是除雅培外全球唯一獲權威機構認可的超小型全磁懸浮人工心臟。它持續跳動的每一秒,都是同心醫療硬核技術實力最有力的見證。

  初心如磐:要做最領先的“人工心臟”

  實驗室裏有力的心跳聲,與心衰病房的緊迫形成鮮明對比。心力衰竭是心血管領域的“癌症”,生存率低,公共衞生資源負擔重。相關數據顯示,全球約有6430萬心衰患者,相比1990年增加了91.9%。在中國,這一群體規模已突破1000萬人,其中晚期心衰患者約佔十分之一。“對於晚期心衰患者,心臟移植與VAD(心室輔助裝置,即人工心臟)是目前唯一能有效延長生命的治療手段。”陸誠捷一語中的。目前,全球每年心臟移植手術量僅約5500例,對於千萬級終末期患者而言,人工心臟或許是“最後希望”。

  所謂人工心臟,簡單來説就是通過植入體內的機械裝置替代心臟泵血功能,為患者續存生命。作為植入人體的“生命機器”,侵入性特質決定了人工心臟安全標準必須達到極致。

  陸誠捷&&,人工心臟核心部件直接與血液接觸,一旦血液細胞在流經血泵時受損,極易引發血栓。然而,從早期的滑動(接觸)軸承技術,到後續迭代的磁液懸浮技術,血液相容性難題始終未能得到根本解決,探索全新技術路線已成為行業必然選擇。

  “讓核心部件轉子在空氣中懸浮,擺脫物理接觸——這就是破局的關鍵思路。”陸誠捷解釋道,這一想法的靈感可追溯至磁懸浮列車,通過磁力使列車脫離軌道懸浮運行,避免了機械摩擦,人工心臟採用磁懸浮技術的核心原理與之相通。

  但研發過程並不順利。陸誠捷回憶道,進入2000年後,磁懸浮式人工心臟研發項目相繼折戟,公司創始人陳琛所研發的樣品也因尺寸過大未能成功産業化,最終以失敗告終,幾乎沒人看好這條路能走通。就是在這樣的行業低谷期,陳琛毅然回國。由此,開發一款“尺寸小、性能穩定”的全磁懸浮人工心臟成為同心醫療的目標,一場關乎生命安全的技術攻堅戰就此拉開序幕。

  硬核突破:180克“心臟”的10年淬煉

  “做全球人工心臟的技術領跑者”是同心醫療創立時就立下的目標。“我們的初心從來不是‘國産替代’這麼簡單,而是要用全球最頂尖的技術服務中國患者,讓他們成為最先享受到科技紅利的人。”陸誠捷説。

  可“領跑”二字,意味着要闖入無人踏足的技術荒原,每一步都得“摸着石頭過河”。經歷無數個日夜的調試、上百次的材料迭代後,2011年,團隊終於迎來曙光,一款體積大幅縮減、可植入胸腔的磁懸浮人工心臟樣機正式亮相。但這份喜悅沒能持續太久,2012年,雅培旗下推出了一款類似産品,相比之下,同心醫療的樣機在體積上略遜一籌。

  “要麼做到最好,要麼推倒重來。”創始人陳琛帶着團隊不斷優化結構,人工心臟哪怕縮小一毫米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電機控制、磁懸浮穩定性、血液流道設計等多學科的耦合,牽一髮而動全身——縮小體積可能導致動力不足,強化性能又可能犧牲生物相容性,每一項優化都像在走鋼絲。

  “2013年,我們曾經做出一款過渡産品,等做小了我們才發現其他性能指標犧牲了太多。這在植入體內的設備上是絕對不允許的。”陳琛&&,團隊立刻調整方向,不再執着於“極致小巧”,而是在尺寸與性能間尋找更務實的平衡,適度放寬尺寸限制,將研發重心轉移到提升可靠性上。“我們的産品要植入病人體內,目標是陪伴他們幾十年,每一個參數都必須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也就是這樣,從同心醫療創立到第一個臨床案例完成,用了10年時間。而在這之間,同心醫療研發團隊一直在“縮小—優化—平衡”的循環中反復打磨。

  自2021年11月上市以來,同心醫療新一代超小型全磁懸浮人工心臟慈孚VAD(型號:CH-VAD)已挽救了數百位心衰患者生命。其中,首位植入的患者已正常生活8年多,更有患者在佩戴5個月後心臟功能恢復,成功移除人工心臟,重新回歸健康生活。

  劍指全球:中國創新叩開世界大門

  長期以來,全球人工心臟市場被歐美企業壟斷,CH-VAD的成功開發填補了我國在人工心臟領域研發、生産和應用方面的空白,更標誌着我國在該領域跨越了跟隨學習階段,直接躋身國際領先行列。

  但樣機定型只是起點,産品上市申請的征程同樣充滿挑戰。陸誠捷坦言,為了攻克美國市場,70人的團隊前後投入了6年時間,僅申報附件就準備了600份以上。而這份堅持也換來了回報,作為國內極少數從設計之初就全面遵循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質量體系的企業,他們向FDA提交材料後,僅一個月就順利獲批。“這個速度超出了行業預期,也從側面印證了我們的産品質量和技術實力,得到了全球最嚴格監管機構的認可。”

  陸誠捷&&,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型全磁懸浮人工心臟BrioVAD於2024年獲得FDA臨床試驗器械豁免許可(IDE)批准,並成功在美國啟動臨床試驗。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我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獲得FDA批准進入臨床試驗的原創有源植入式醫療器械,實現了中國高端醫療器械發展史上零的突破。

  對於未來,陸誠捷&&,我們的目標是,做全球人工心臟領域技術與行業的領導者,這絕非僅憑現有技術領先就能完成,持續創新的能力才是核心底氣。因此,人工心臟的迭代升級是我們的基本盤,第二代、第三代産品的研發會不斷推進。

  他同時透露,企業也會探索新領域,但戰略選擇始終堅守“協同性”原則。“任何新布局的前提,都是把現有核心業務做深做透。即便拓展賽道,也會圍繞心臟疾病領域,至少是與心衰治療相關的方向。産品多元化不是盲目跨界,而是在核心能力基礎上的延伸,這樣才能保持技術與資源的聚合效應。”陸誠捷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