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信託業協會主辦、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信託”)承辦的“媒體走進信託公司”第四期活動在上海舉辦。
在此次活動中,上海信託黨委書記、總經理陳兵介紹稱,中國現代信託業源起於20世紀上半葉與銀行及保險的混業經營,改革開放後,以上海信託為代表的信託公司在對外籌措建設資金、推動浦東開發開放、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引進外資外商、組建地方金融國企等方面做出了貢獻。2018年以來,信託行業加快回歸本源業務,推動資産服務、資産管理和公益慈善三大業務領域轉型,承擔了越來越大的服務實體經濟的責任。
陳兵&&,在行業集體轉型的過程中,上海信託緊密圍繞國家及地區重大戰略、監管政策導向、市場及客戶需要,堅持以“利他”為導向的受託人文化,着力在資産服務、資産管理和公益慈善三大領域進行轉型,在財富管理信託賬戶、資本市場標品業務、長周期科技股權投資、慈善信託等領域取得突破。
中國信託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常務)劉峰&&,本次媒體進信託公司活動,旨在讓社會各界更全面、客觀地認識和理解改革開放後中國信託行業40多年來的發展歷程和在不同發展階段擔負的功能使命。他肯定了上海信託作為行業具有典型意義的代表性企業,踐行金融初心、堅持回歸本源,行穩致遠、守正創新的實踐成果。他希望構建新聞媒體與信託公司之間的溝通平台,挖掘有深度、有價值的信託轉型故事,展現新時期信託行業勇擔使命、銳意創新的良好風貌。
劉峰強調,在信託業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隨着信託行業“1+N”制度體系不斷健全,信託公司應進一步明確自身定位,發揮信託制度功能價值,利用股債投融資功能,鏈結社會資本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信託在財産隔離、養老傳承等方面的獨特優勢,拓展基於信任的財富管理服務;強化信託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用,創新各類信託工具積極服務社會治理。
活動最後,與會媒體和上海信託高管分別就新形勢下信託的功能定位、養老金融普惠化、慈善信託與公益基金差異化協作、不動産信託的實踐與痛點、家族信託的法治保障、私募REITs價值鏈提升等話題展開深入研討,共同探討信託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與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