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規劃是“中國之治”的鮮明特色和突出優勢,“十五五”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要進一步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加快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以國家發展規劃更好引領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 接續推進國家發展規劃編制和實施
新中國成立之初,黨中央就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並將這一宏偉藍圖分階段分領域貫穿到國家發展規劃之中。
從第一個五年計劃到第十四個五年規劃,都聚焦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宏偉藍圖,並根據不同發展階段闡明當時的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規範經營主體行為。
編制實施五年規劃(計劃)並不是我國的獨創,但接續編制並認真實施五年規劃(計劃),卻是我國國家治理的鮮明特色和突出優勢。我國圍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一張藍圖繪到底,通過一個個五年規劃(計劃)分步實施,我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迅速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人民生活實現了由解決溫飽到總體小康再到全面小康再向基本現代化奮進的歷史性跨越,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當前,更要以“行&&者半九十”的清醒和“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紮實推進國家發展規劃編制和實施,接續擘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美好藍圖,以國家發展規劃更好引領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堅持全國發展“一盤棋” 共同擘畫中國式現代化最大同心圓
我國作為世界上超大規模經濟體,國土面積十分遼闊,城鄉區域以及經濟社會之間的發展差距較大,編制和實施國家發展規劃,需要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的關係,妥善處理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關係,不斷增強全國發展“一盤棋”意識,不斷提高發展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協調性。
堅持全國發展“一盤棋”,需要進一步夯實國家發展規劃在國家規劃體系中的統領地位,國家級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國土空間規劃應當依據國家發展規劃編制,保證其他各級各類規劃與國家發展規劃在主要目標、發展方向、總體布局、重大政策舉措、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風險防控等方面協調一致。
堅持全國發展“一盤棋”,需要更好把握因地制宜和縮小區域城鄉發展差距的關係,紮實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加強國家重大戰略深度融合,做到既為一域增光、更為全局添彩,在重大問題上以全局利益為重,不斷以一域的“一馬當先”帶動全局的“萬馬奔騰”,使區域戰略與中國式現代化宏偉目標相適應,與不同地區發展實際相適配。
堅持政府市場“一股繩” 持續凝聚高質量發展最大合力
國家發展規劃編制和實施的過程,也是我們對社會主義現代化規律認識不斷深化、實踐不斷豐富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如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係,始終是國家發展規劃編制和實施中所要關注的核心內容。
實踐證明,國家發展規劃既能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能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通過接續編制實施國家發展規劃,我國逐步探索出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有機銜接、協同發力的生動實踐,使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在促進高質量發展上緊緊“擰成一股繩”,相向發力。
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有機結合,是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是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重大舉措,是提升高質量發展韌性和可持續性的制度性保障。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是為了提高發展效率和效益,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産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提高要素參與生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做大做優社會財富“蛋糕”,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充裕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則是為了營造有利於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作用的市場環境和市場規則,同時在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科技創新等領域彰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聚力解決突出問題,更好體現社會公平正義,不斷切好分好社會財富“蛋糕”,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堅持人民至上“一條線” 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我們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國家發展規劃將人民至上的理念作為一條主線貫穿始終,充分體現人民至上的價值導向,使高質量發展成果不斷滿足人民高品質生活,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産黨的初心使命,這一人民至上的價值導向也同樣貫穿到黨指導國家發展規劃的編制和實施中。國家發展規劃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國家發展規劃與人民生産生活息息相關,在國家發展規劃編制過程中,注重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統一起來,把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充分吸收到規劃編制中來,不斷找到各領域各地方訴求的最大公約數,協同畫好高質量發展最大同心圓,積極謀劃均衡性可及性強的民生政策舉措,着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將民之所想、民之所盼充分吸納到國家發展規劃之中,並通過國家發展規劃的實施使民有所獲、民有所感,不斷體現國家發展規劃的民生溫度。
(作者係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