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記者從牡丹江市委宣傳部、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間,牡丹江市堅決扛起維護國家“五大安全”政治責任,深度融入黑龍江省“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建設,聚力推進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階,經濟向好態勢持續鞏固,發展質量和效率穩步提升。
“十四五”規劃順利實施,全面振興邁出堅實步伐。2024年,牡丹江市地區生産總值突破千億大關,消費市場持續繁榮,新興消費業態不斷涌現,“4428”現代化産業體系煥新升級,高水平對外開放活力持續迸發,營商環境優化改善,重點領域改革走深走實,文旅融合特色彰顯,城市綜合承載力加快提升,綠色發展底色不斷厚植,社會民生福祉持續改善,中國式現代化牡丹江實踐取得新成效。
其中,在産業領域方面,“十四五”期間,牡丹江市高質量實施産業振興行動計劃,在承接省“4567”現代産業體系基礎上,着力構建具有牡丹江特色的“4428”現代産業體系,大力發展新質生産力,塑造産業發展競爭新優勢。“十四五”期間,全市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等産業發展迅猛,數字經濟核心産業規上企業達到37戶,年實現營收超26億元,生物經濟規上企業達到64戶,年實現營收超35億元。強化科技創新,“十四五”期間,累計爭取省級科技支持資金1.62億元,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2.7%,全市研發經費發展到5.1億元,累計實施省重點研發項目13個。築牢項目支撐,“十四五”以來,堅持“外引內育”相結合,持續釋放産業高質量發展新動力,今年前三季度,累計邀請客商考察洽談873次,舉辦推介會或簽約活動81次,新簽約中俄清潔能源綠色通道、植物門大豆超級智慧工廠等一批重大項目。全力支持重點企業、重點項目融資,組織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幫助3400余戶企業獲得貸款78億元。“十四五”期間,勁道冰雪裝備産業園、百威啤酒新上10萬噸聽裝生産線、奧豐石墨新材料等百餘個重點項目建成投産,靈泰藥業富硒産業園加快建設,辛巴赫生物科技等企業積極推進上市進程。在能源領域方面,“十四五”期間,牡丹江市能源結構持續優化,供應保障能力顯著增強,綠色轉型成效逐步凸顯。築牢能源安全底線,多元供應體系韌性持續提升。傳統能源保供方面,始終把煤炭、煤電兜底保障作為重要任務,“十四五”期間,有序推進熱電聯産項目建設,2個新建煤電機組牡丹江熱電1×100MW背壓機組改擴建、穆棱市熱電聯産二期改擴建主體工程已基本完成。煤炭保供方面,連續多年實現供暖季用煤安全充足,2025年已提前完成煤炭儲備目標,滿足供暖季用煤需求。在風電領域,“十四五”期間,全市14個風電項目獲得省級建設指標,總投資約189億元、裝機容量340萬千瓦,其中12個項目已取得核準批復。在抽水蓄能領域,2022年,全國緯度最高的抽水蓄能電站—荒溝抽水蓄能電站投産運營,林口建堂抽水蓄能電站成功納入國家《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深化能源領域改革,綠色發展基礎不斷夯實。清潔供暖方面,截至2024年末,全市清潔供暖面積達8488萬平方米,清潔供暖率提升至79.78%,較2020年提高18.38個百分點,今年有望再度提高,有效減少傳統供暖污染。節能降耗成效顯著,“十四五”前三年全市的單位GDP能耗累計降低12.3個百分點,超序時進度3個百分點。
主要目標符合預期,為“十五五”實現良好開局奠定基礎。過去五年,牡丹江市牢牢把握新一輪東北振興的歷史契機,緊抓國家重大戰略重大政策利好,堅持因地制宜、精準發力、靶向攻堅,全力確保“十四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産業安全方面,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例穩定在“十四五”預期目標,企業主體不斷發展壯大,規上工業企業達到403戶,獲批國家級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重大産業項目加速推進,特種涂布紙、華電寧安風水山風電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實現投産,功率半導體産業集群填補省內空白。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突破5億元,年均增速12.71%,科技創新能力整體取得突破。糧食安全方面,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土壤有機質含量穩步增加,全市糧食總産量達到61.2億斤,提前超額完成“十四五”時期計劃完成目標,今年農業豐收已成定局,糧食産量將實現“二十二連豐”。能源安全方面,2024年,全市電力總裝機容量達413.3萬千瓦,全市發電企業累計發電量91.8億千瓦時,全市發電機組裝機容量充足,其中,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276.3萬千瓦,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佔比66.9%,綠色低碳生産生活方式加快形成。文旅融合方面,成功承辦全省旅發大會,2024年,旅游人次增長和旅游業總收入增長達到39.05%和47.3%,以冰雪經濟拉動經濟增長,資源優勢日益突出,將“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轉化為生動實踐。城鄉區域方面,“十四五”期間,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和縣域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連續四年達成預期目標進度,城鄉區域更加協調,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全省第三位,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1%,實現連續二十二年領跑全省,城鄉收入差距顯著縮小。生態文明方面,2024年全市空氣質量優良以上天數比率、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佔地表水比例較2020年分別提高4.6個百分點和16.7個百分點,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和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完成省下達目標,森林覆蓋率持續提升,山清水秀的綠色生態屏障進一步築牢。社會民生方面,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力辦好辦成年度利民實事,民生支出比重、城鎮失業人口占比、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每千人口擁有衞生機構床位數、人均預期壽命等多項指標預計能夠全部完成,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連續4年穩步提升,民生保障防線紮實築牢。
重大工程項目取得新成效,為各項事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過去五年,牡丹江市堅持項目為王、實幹為要,推動一批標誌性引領性重大項目落地實施,為全市加快實現高質量振興發展積蓄強勁動能。荒溝抽水蓄能電站竣工投産,牡佳高鐵順利開通,綏芬河東寧機場實現首航,牡敦高鐵、海浪機場改擴建前期工作取得關鍵進展,公鐵聯運中心建成投用,林海水庫加快建設,推動全面振興的支撐後勁更強。公共基礎設施持續完善,改造供熱、燃氣、給排水管網1447公里,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基本完成,改造老舊小區900.12萬平方米。鄉村建設行動穩步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覆蓋農村人口19.33萬人,推進3.5萬餘戶農村室內廁所改造,創建美麗農村路500公里,全市行政村通信網絡覆蓋率達到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