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智造觀察|半導體技術突破驅動産業韌性提升
2025-10-20 作者:吳蔚 來源:經濟參考報

  當90GHz超高速實時示波器的參數在屏幕上定格,當啟雲方EDA(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的協同設計界面引來陣陣驚嘆,剛剛在深圳落下帷幕的2025灣區半導體産業生態博覽會(灣芯展),已然超越了展品展示的範疇,其展示出的“活力滿、韌性足”圖景,實則是中國半導體産業從單點突破邁向系統攻堅的生動注腳,而這些技術突破將驅動産業韌性提升並有望重塑全球産業格局。

  技術突破的核心價值,在於打破“卡脖子”困局的戰略主動性。

  長期以來,EDA軟體與高端測試設備如同半導體産業的“左右腦”,卻被歐美廠商牢牢掌控。本屆灣芯展上,啟雲方發布的兩款自主知識産權EDA軟體,填補了國産高端電子設計工業軟體的技術空白,且性能達到業界一流水平,可將硬體産品開發周期縮短高達40%,一版設計成功率提升30%,顯著提升了開發效率與質量。萬里眼90GHz超高速示波器的亮相更具里程碑意義,這款被業內稱為“中國標尺”的設備,將國産示波器帶寬從20GHz的“天花板”一舉提升至國際先進水平,直接破解了6G通信、智能駕駛等前沿領域的測試瓶頸。從“無法測”到“精準測”,從“依賴進口”到“替代超越”,這些突破不僅填補了技術空白,更是構建起了産業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技術突破的深層影響,在於激活全産業鏈的協同共振。

  半導體産業的複雜性決定了單點創新難以形成競爭力,而灣芯展清晰展現了“設備-材料-軟體”協同迭代的中國路徑。新凱來展&的16款“名山”系列設備與子公司的EDA、測試産品形成互補,拓荊科技用於3D存儲芯片製造的晶圓對晶圓混合鍵合設備已批量供應頭部産線,有研億金的高純金屬濺射靶材可滿足集成電路先進製程工藝需求,這種“上游突破-中游驗證-下游應用”的正向循環,正是全鏈條能力構建的體現。更值得關注的是生態協同的深化:芯瞳GPU與龍芯CPU完成兼容互認證,北方華創與芯源微聯合展出12英寸設備組合,近30家單位共同打造了“Chiplet與先進封裝生態專區”……這種從“被動適配”到“主動對接”的轉變,讓産業鏈的每一環都成為創新的參與者,為産業韌性注入了實質動能。

  技術突破的長遠價值,在於重構産業發展的生態根基。

  半導體産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資金、市場與人才的支撐,灣芯展恰好搭建了資源聚合的&&。深圳設立的50億元産業基金精準投向産業鏈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2025年上半年科創板設備製造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16.3%、累計專利儲備超過4000項,彰顯了資本對硬科技的耐心與信心。市場端的反饋更為積極:展會吸引了5000名頭部企業採購商,比亞迪、大疆等終端廠商的旺盛需求,為新技術提供了“試驗場”與“應用場”,形成“創新-應用-迭代”的良性循環。更具格局的是開放生態的構建——美國應用材料、日本東電、德國默克等多家知名境外企業參展,恩智浦、美光加碼在華投資,證明中國市場既是自主創新的沃土,也是全球合作的舞&。這種“自主而不封閉”的發展模式,讓中國芯在安全與開放中找到了最佳平衡點。

  站在全球半導體産業重構的十字路口,灣芯展的技術突破猶如一束強光,照亮了中國産業的進階之路。從EDA軟體的“筆”到示波器的“尺”,從單企創新到全鏈協同,這些變化無不印證着一個事實:中國半導體産業已告別“單點突圍”的攻堅期,步入“系統築強”的新階段。

  儘管與國際頂尖水平仍有差距,但2024年深圳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産業2564億元的規模、細分領域翻倍增長的成績單,以及展會上那些被鏡頭捕捉到的專注眼神,都在訴説着“日行跬步,終至千里”的産業信念。

  未來已來,當“中國標尺”丈量技術高度,當協同生態夯實産業根基,中國芯必將在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的雙輪驅動下,書寫更具韌性與活力的發展新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