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用政策的“陽光雨露”培育數字經濟創新型企業
2025-10-15 作者:徐凌驗 胡擁軍 來源:經濟參考報

  數字經濟創新型企業(簡稱“數創企業”)是以數據為關鍵生産要素,以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場景創新、數據價值創新為核心驅動力,具備高敏捷性和高成長性的企業,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實踐主體。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數字經濟創新型企業培育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緊扣數創企業成長規律,&&10條讓市場有預期、讓企業能解渴的政策乾貨,着力打通數創企業成長的創新鏈、資金鏈、産業鏈、人才鏈堵點,讓更多企業在數字經濟新領域新賽道跑出加速度,涌現更多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

  培育數創企業推動新質生産力加快發展

  數創企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引擎”,搶佔先機刻不容緩。數字經濟正以“加速度”重塑全球競爭格局,成為各國競相布局的戰略高地。數據顯示,我國數字經濟規模由2012年的11.2萬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53.9萬億元,11年間規模擴張了3.8倍。數字經濟的“頂天立地”離不開數創企業的“鋪天蓋地”,數創企業憑藉“小快靈”的獨特優勢,往往是技術突圍和産業發展的“尖刀班”。唯有讓更多數創企業“破土成林”,才能涌現出更多的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瞪羚企業是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典型代表和關鍵支柱,是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的重要引擎和重要風向標,也是全球數字版圖中最鮮明的“中國印記”。

  數創企業是激發企業就業的“新火種”,激活生態勢在必行。如果説傳統産業是經濟巨輪的壓艙石,那麼數創企業則是驅動轉型升級的渦輪增壓器。數創企業以技術為杠桿,撬動傳統行業煥發新生。例如,工業互聯網企業通過設備上雲和智能運維顯著降本增效,運用AI算法優化供應鏈有效降低産品損耗率、提升物流周轉率等案例屢見不鮮。更令人振奮的是,數創企業將帶來巨大的新增就業崗位。相關研究顯示,2030年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將帶動就業人數4.49億,數創企業的發展既賦予傳統職業和崗位新內涵,如網絡醫生、網約車司機等,又帶來數據標注師、算法工程師等新興職業。

  數創企業是創新驅動發展的“新載體”,激發活力不可替代。數創企業如同人體的“毛細血管”,雖微小卻遍佈全身,承擔着連接“科研心臟”與“産業肌體”的關鍵使命。數創企業擁有的創新主體龐大、覆蓋的創新領域廣泛、形成的創新機制靈活,最貼近市場、最清楚應用,最有條件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産業亮點。數創企業在數據市場的敏銳度高,能夠將我國線下“超大規模市場”與線上“超大規模數據”優勢疊加,把“數據要素×”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産業發展與經濟增長。數字時代充分發揮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作用,要把數創企業放在突出位置,激勵數創企業“創新不問出身、英雄不問出處”,在應用創新、集成創新的基礎上,勇闖創新無人區,打造更多的獨門絕技,形成更多的硬核科技,同時支持數創企業把更多的科技成果從書架推向貨架。

  優化政策舉措 為培育數創企業營造良好環境

  《措施》提出“搭建數創企業培育庫,遴選發現一批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數創企業分級分類入庫,構建‘政府+企業+創新+投資’四合一的專業化遴選培育機制”。通過打造“數字伯樂”機制,精準識別潛力企業,結合專家“把脈問診”和場景“實戰演練”,讓真正的好苗子脫穎而出。

  第一,建立關鍵要素的支持體系。創造“陽光雨露”式培育生態,讓數創企業“拔節生長”。針對數創企業發展經常遇到的“三座大山”(融資難、轉化弱、人才荒),定制“營養補給包”。一是資金“輸血”破冰局,《措施》提出“鼓勵和支持地方會同金融機構等一體化配置政府投資基金和銀行貸款,推進投融資需求和供給信息精準匹配。創新金融産品和服務模式,加大對數創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加大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優質數創企業上市融資。”二是場景“造血”強筋骨,《措施》提出“深入挖掘技術應用新場景、服務支撐新場景、數據賦能新場景,不斷加大應用場景和機會清單的開放供給,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高質量場景”,場景和機會供給助力硬核技術加速從實驗室跑向生産線。三是人才“活血”添動能,《措施》提出“優化調整數字經濟相關學科專業設置,探索建立企業數字人才認定評價體系,健全數字經濟人才流動機制,持續加強數字人才綜合服務保障,支持地方搭建上下貫通、系統聯動、部門協作的人才綜合服務體系”,全鏈條定向輸送數字人才。

  第二,打造全面賦能的生態體系。要打破“技術優而市場冷”的困局,必須鋪開一張“平台撐腰、服務供血、市場引航”的立體賦能網。一是打造平台“路由器”,《措施》提出“依託中國國際大數據産業博覽會、上合組織數字經濟論壇、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等國際合作平台,集中展示數創企業創新成果,鼓勵地方通過推薦目錄、路演推介、應用大賽等促進成果供需對接。”二是構建服務“適配器”,《措施》提出“支持地方面向數創企業提供項目遴選識別、驗證評估、二次開發、中試熟化、企業孵化等公益性成果轉化服務。”三是建立市場“加速器”,《措施》提出“探索建立數創企業新技術、新産品、新方案、新服務‘首購首用’專項政策,幫助和推動數創企業成果更快開拓‘首市場’。”比如,江蘇常州&&政策,支持創新産品首購首試首用。對省級、蘇錫常首&(套)産品,實施政府首購,自認定之日起2年內視同已具備相應業績,對具有不可替代專利、專有技術的,採購人可採用單一來源方式採購。此外,《措施》提出“鼓勵國有企業、龍頭企業、平台企業和相關行業協會商會等強化産業鏈生態圈協同出海,帶動數創企業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拓展海外市場。”

  第三,構建包容審慎的防護體系。既鋪“快車道”也設“防護欄”,讓企業跑得快更跑得穩。一是探索沙盒監管,《措施》提出“穩慎探索推行‘沙盒監管’模式,分級分類制定‘沙盒監管’規則,鼓勵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開展先行先試”,進一步激發創新動力,讓企業敢闖“無人區”。比如,重慶兩江新區依託江北嘴金融科技港,在重慶率先試點金融科技“監管沙盒”,在全市範圍內遴選符合條件的金融科技企業,進一步營造安全、開放的金融科技發展環境。二是探索柔性執法,《措施》提出“引導數創企業守法自律經營,探索柔性執法機制,對首次輕微違規問題依法優先採取引導協商、行政指導、信用承諾等方式處理。”三是優化涉企服務,《措施》提出“支持地方優化涉企政務服務,推進涉企問題高效解決,通過智能技術實現惠企政策自動適配、免申即享、直達秒兌。”

  (作者單位: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産業發展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