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美國債務沉疴難解
2025-10-13 作者:周武英 來源:經濟參考報

  當地時間10月1日,美國聯邦政府時隔近七年再度“停擺”。“停擺”期間,美國參議院在一週多的時間裏進行了多次投票,但難以就新的臨時撥款法案達成一致。

  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聯邦政府因共和、民主兩黨政策分歧導致撥款中斷而“停擺”20多次,兩黨博弈已成家常便飯。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一任期的2018年,就經歷了兩次聯邦政府關門,其中2018年年底至2019年年初,民主黨反對特朗普提出的美墨邊境墻項目撥款,兩黨爭鬥不休,當時約四分之一的聯邦政府機構“關門”五周,造成經濟損失約100億美元。

  雖然這次政府“停擺”是因為《平價醫療法案》的分歧,但歷次美國政府“停擺”的關鍵還是在於鉅額的財政窟窿難以填補。過去兩年,美國預算赤字一直超過GDP的6%,2023財年和2024財年分別為6.2%和6.4%。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2025財年上半年(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政府財政赤字已超過1.3萬億美元,為半年度歷史第二高。

  與此同時,財政負擔背後的債務“灰犀牛”問題愈發突出,即便美國政府收入增加,也趕不上支出。目前,美國債務總額已達到37.4萬億美元,遠超美國GDP。債務總額的快速上升,雖然一度刺激了經濟增長,但也埋下了巨大隱患。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債務將以加速度的方式增長,這一趨勢持續引發外界對美國財政可持續性的擔憂。

  2024財年,美國財政赤字突破1.8萬億美元,創下史上第三高,其最大驅動因素之一就是美國國債利息大幅增長,達到1.133萬億美元,這也是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利息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債務利息支出已成為美國財政預算的重要部分,在利率處於高位時,未來的債務負擔將更加沉重。美國正在陷入“財政赤字-發行國債-支付利息-更大財政赤字”的惡性循環。

  由於政府關門幾乎成為一種周期性常態,投資者仍在押注美國經濟將持續增長。儘管如此,評級機構一再發出警告,今年,美國在三大主要國際信用評級機構中的主權信用評級均已失去Aaa的最高等級。

  橋水公司創始人瑞·達利歐在《國家為什麼會破産:大周期》一書中,剖析了債務周期的運行機制和長期規律:大債務周期與國內政治和諧與衝突周期高度同步、相互影響,後者由於國際地緣政治和諧與衝突周期形成雙向作用,這些周期又共同受制於自然力量(乾旱、洪水、疫情等)和重大技術突破。針對美國債務現狀,他認為,雖然短期無憂,但長期風險卻非常高,原因在於當前及預期的政府債務、償債成本、新債發行以及債務展期規模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美國政府的債務狀況正接近不可逆轉的臨界點。在這種水平下,由於需要借新債還舊債,以及債務/貨幣持有風險顯現導致利率上升,會引發一個自我強化的債務“死亡螺旋”。

  因此,即便每一次短期債務困境都可以通過提高政府債務上限來化解,但短期債務周期的累積有可能形成一個長期債務周期,而最終能否破解則有賴於政府的治理能力。美國政府正試圖通過加徵關稅、減少政府開支等舉措減少財政赤字,但並無明顯效果。美國前財長魯賓認為,關稅收入在整體赤字中只是杯水車薪,且將傷害美國經濟增長。

  龐大的債務規模仍是美國的“心腹之患”,也是世界經濟增長時隱時現的“灰犀牛”,正在成為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的隱性負擔。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