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宏觀政策波動、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等因素影響,美國多個行業主要公司近期轉型陣痛加劇,頻繁上演業務重組、股權轉讓、裁員等戲碼。分析人士認為,受此影響,主要行業公司的股價和美股整體走勢可能受到影響。
轉型陣痛揮之不去
從消費零售到科技巨頭,許多美國公司受傳統業務萎靡影響,近期業務布局出現重大調整,不得不接連裁員和出售股權。
星巴克公司日前宣布一項總額約10億美元的重組計劃,將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關閉數百家門店,裁減大約900名員工。
據美聯社報道,閉店計劃將立即啟動,但星巴克沒有公布具體閉店數量,只説9月底企業財年結束時其北美門店數量將為18300家。截至6月底,星巴克在北美有18734家門店。
此外,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布賴恩·尼科爾在致員工的信中説,位於英國、奧地利和瑞士的一些門店也將關閉,但他同樣沒有透露閉店數量。尼科爾説,公司評估後發現,部分門店既無法實現財務穩定,也無法提供符合顧客期待的實體環境,因而將被關閉。
這是星巴克今年第二次裁員。2月,尼科爾宣布在全球範圍裁員1100人。他當時&&,星巴克需要提高運營效率,加強決策問責。
2025年上半年虧損37億美元的英特爾近期通過出售股權等形式大舉募資,以實現向芯片業務轉型的目標。
美國政府入股該公司10%以來,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其他官員幾個月來一直敦促科技公司與英特爾進行更密切的合作——英特爾曾長期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被同行趕超後力求轉型走出業務衰退。軟銀集團在今年8月向英特爾投資了20億美元。英偉達緊隨其後,於9月投資了50億美元,該交易還包括一項條款,即英特爾將設計新硬體,與英偉達的芯片集成。
據彭博社報道,英特爾還與蘋果、&積電等公司積極接洽,涉及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或合資企業事宜。不過,即便獲得這些投資,英特爾仍需要額外的資本。該公司既需要客戶購買其生産的芯片,也需要企業利用其晶圓廠生産自有芯片。
因墜機事故和航天員滯留太空而飽受詬病的波音公司,日前也傳出股權變動的消息。盧特尼克近日&&,政府對參股收購波音等與政府訂單往來密切的公司持開放態度。今年以來,波音股價有所回升,但距離其2019年的高點已經腰斬。
此外,波音多年在太空航天領域的投入和成果,被馬斯克的太空探索、Firefly等初創科技公司的風頭趕超。比如近期剛剛IPO就被市場熱捧的Firefly,今年成功地將其“藍色幽靈”着陸器送上月球表面。這項由NASA資助的任務標誌着私營公司首次完全成功登月,此前其競爭對手執行的另外三次飛行均告失敗。
外籍人才政策或衝擊競爭力
美國特朗普政府日前突然將H-1B簽證費用大幅提高,在科技企業界引發震蕩。
特朗普最新簽署的公告顯示,將企業為H-1B簽證申請人支付的費用從數千美元提高至10萬美元,旨在確保美國引進的是高技能、不能被美國人替代的人才。今年1月上任以來,特朗普啟動了大範圍移民限制措施,包括限制部分合法移民渠道。此次上調H-1B簽證費,被外界認為是迄今特朗普政府對臨時工作簽證體系調整中最受關注的舉措。
H-1B簽證是美國的一種臨時工作簽證,屬於非移民簽證,有效期通常為三年,可延長至六年。該簽證允許美國公司雇傭外籍專業技術人員,以填補國內難以找到合適人才的職位空缺,主要被美國科技企業用於吸引高學歷外籍人才。
一家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首席運營官賽琳·科賈拉爾告訴《紐約時報》,初創公司難以像大公司那樣花大錢去雇人。
同樣位於舊金山的一家移民法律服務初創公司創始人艾扎達·馬拉特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採訪時説,自白宮宣布簽證費上漲後,公司的諮詢業務量激增,客戶們為無力支付高昂簽證費而感到焦慮。她補充説,初創公司普遍擔心國際人才流失後本地人才無法填補空白。
《紐約時報》指出,不同企業的反應表明,特朗普政府對H-1B簽證的調整可能導致科技行業“貧富分化”。大型科技公司有資金來承擔這筆成本,但初創公司資金有限。這種變化可能使天平向巨頭傾斜。
CNBC則援引分析人士的觀點報道,特朗普政府在H-1B簽證上的做法可能導致人才流失和科技創新能力受損。
有專家認為,過高的H-1B簽證費用會導致投資者對美國初創公司失去興趣,轉而將資金投入英國、加拿大和其他歐洲國家市場。這增加了美國初創企業融資難度。
歐洲風險投資人士勞拉·威爾明&&,此次H-1B簽證政策調整,促使一部分曾將美國視為首選目的地的科技人才認真考慮去其他國家發展。
美國風險投資人比拉勒·祖貝裏&&,簽證政策變化擾亂頂尖科技人才進入美國的渠道,削弱了其在全球人工智能賽道上的優勢。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副教授埃克塞基耶爾·埃爾南德斯説,調整H-1B簽證的做法,對美國企業和美國國家競爭力來説,都是一場災難。
經濟前景或不利於股價表現
除了轉型壓力,宏觀經濟前景和美聯儲決策的不確定性也會給美國企業股價走勢和發展帶來影響。
近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中期經濟展望報告,預測美國今年通脹率為2.7%,到2026年仍將維持在3%的高位,持續高於2%的政策目標。9月26日,美國密歇根大學公布的9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終值為55.1,為1952年有紀錄以來第七低,低於預期的55.4。當前,美國經濟的消費引擎仍由高收入家庭驅動,中低收入者被生活成本壓得喘不過氣。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日前在出席一場商會活動時坦言,短期內美國通脹面臨上行風險,就業面臨下行風險,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局面。如果降息“過於激進”,可能導致2%的通脹目標無法完成;如果緊縮政策維持過久,則可能導致勞動力市場疲軟。鮑威爾&&,從多個指標來看,美國市場股票價格的估值都相當高。
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奧斯坦·古爾斯比&&,鋻於通脹高於目標且呈上行趨勢,美聯儲在進一步降息方面應保持謹慎。目前的貨幣政策“略具限制性”。
美聯儲票委、堪薩斯城聯儲主席傑夫·施密德也&&,美聯儲短期內可能無需再次降低利率,因為仍然需要繼續降低通脹水平。
不過,美聯儲理事米歇爾·鮑曼&&,隨着勞動力市場走弱,決策有落後於形勢的風險,需要果斷採取行動下調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