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歐美數字領域博弈不斷
2025-09-30 作者:周武英 來源:經濟參考報

  據英國《金融時報》等外媒報道,歐盟準備將Meta、蘋果、谷歌和亞馬遜等公司排除在新的金融數據共享體系之外。這可以看做美歐在數字領域的又一場博弈。

  歐盟委員會2023年提出《金融數據訪問條例》,延續了此前開放金融數據系列指令的改革路徑。不過,這也遭到了銀行與保險業者的持續反對。歐洲業界人士指責條例將導致成本上升,更擔憂向科技巨頭開放歐洲用戶數據可能帶來風險。

  經過兩年多的談判,這場法規協商將進入最終階段。分析人士預計,美國科技巨頭們面臨幾乎已成定局的挫敗。據《金融時報》披露,德國在致歐盟其他國家的文件中建議將大型科技集團排除在外,以促進歐洲數字金融生態系統發展、確保公平競爭規則並保護消費者數字主權。

  這樣的措辭已經多次出現。事實上,美歐在數字領域的博弈持續不斷,這次則是深入到更為敏感的金融數據領域。

  歐盟近年來推進《數字市場法案》和《數字服務法案》,試圖捍衛自己的“數字治理主權”。對歐盟而言,這些法案是維護歐盟內部市場秩序、保護歐洲消費者與本土企業利益的關鍵,也是其在全球數字治理中爭奪話語權的基礎。不過,這樣的措施顯然與美國試圖通過貿易與科技手段來維護其在全球科技領域的“霸權”産生了衝突,對谷歌、Meta、亞馬遜等美國科技巨頭更是形成約束,為其在海外發展增加了監管障礙。一些巨頭面臨罰款,一些巨頭調整網站、移除廣告,一些巨頭面臨出售瀏覽器,紛爭牽扯到廣告、數據、算法透明度等核心資産。

  進入2025年,美歐圍繞數字規則的博弈又成為國際貿易談判的焦點,雙方在監管主權、市場准入和關稅政策上的分歧顯著。歐盟通過嚴格監管捍衛自身利益,試圖塑造全球數字規則;美國則以關稅威脅施壓,要求歐盟放鬆對美國企業的限制。美歐在具體貿易談判中的阻礙之一便是雙方在數字監管領域的深刻分歧,美國甚至認為歐盟已經構築起不正當的數字貿易壁壘,是“主權”還是“歧視”各執一詞。

  8月下旬,特朗普政府還以“數字監管歧視”為由強硬施壓,歐盟也迅速反擊。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警告稱,若不撤銷針對美國科技企業的“歧視性措施”,將對其出口美國的商品加徵額外高關稅,並限制芯片等高科技産品出口。9月,歐盟對谷歌開出近30億歐元罰單,認為谷歌為自家廣告交易平台創造競爭優勢,濫用了其市場主導地位。特朗普則威脅稱,美國可能將被迫啟動301條款程序,以廢除這些對美國公司收取的不公平罰款,這給已經充滿挑戰的美歐經貿關係蒙上新的陰影。

  這種博弈的背後,還是雙方在數字領域的實力對比與利益之爭。美國擁有眾多科技巨頭,歐洲在數字領域競爭力遠不如美國。美歐雖是傳統貿易盟友,但“美國優先”的思維在美歐貿易中製造了很多裂痕。而歐盟將數字政策視為內部事務,各國利益並不一致,對外協調有更高難度。

  美歐在數字領域“監管”和“自由”的分歧,也是世界範圍內支持數據自由經濟體和保留數據監管壁壘的經濟體的分歧。

  因此,短期來看,美歐可能在商品貿易領域達成階段性妥協,但數字立法領域的衝突仍是未來歐美經貿關係的一個焦點。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