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數智化賦能老工業基地煥發新活力
2025-07-21 記者 曹鵬遠 薛欽峰 唐斕 來源:經濟參考報

  7月中旬,吉林省長春市,記者來到了中國一汽紅旗繁榮廠區。

  走進工廠,一幅充滿未來科技感的汽車製造場景映入眼簾——衝壓、焊裝、涂裝、總裝、電池電驅車間星羅棋佈,工業機器人手臂升降旋轉,自動導航運輸車往來穿梭,智能控制屏幕上數字閃爍,在自動化機械與專業人工的配合下,每54秒,就有一輛新能源汽車順利下線。

  據中國一汽工程技術部總裝技術高級主任張國龍介紹,紅旗繁榮廠區自2021年建成投産以來,一直處於滿産狀態,平均每天有約1000&汽車從這裡走下流水線。“為滿足紅旗品牌布局及新品導入需求,紅旗繁榮廠區基於工業互聯網的自動化系統與信息系統縱向集成以及多系統橫向融合,打造了設備故障自感知、生産控制自適應、質量預測自學習、能源管控自決策的智能製造模式。”他説。

  目前,在紅旗繁榮廠區的五大車間中,衝壓生産線全過程自動化率達71.4%,焊裝生産線的739台機器人可實現焊接自動化率100%,涂裝生産線的7軸機器人可達率提升15%,總裝生産線能夠實現A級到C+級全平台柔性生産,工廠的智能化水平處於行業前沿。

  中國一汽素有“新中國汽車工業搖籃”的美譽。1953年7月15日,它的前身第一汽車製造廠在長春市舉行奠基典禮,經過3年艱苦努力,1956年7月13日,新中國第一輛國産汽車在這裡正式下線。

  如今,誕生於中國一汽的解放、紅旗等民族汽車品牌在數智化浪潮中煥發新的生機。在中國一汽總部的展區,記者參觀了最新的紅旗“天輦1號”飛行汽車、全新電動化智能網聯技術平台等“黑科技”産品。在解放J7整車智能工廠,記者參觀了依託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最新數字技術的生産線——通過整車智能在線標定、車架自動卸貨及智能編組、功能孔位智能激光打刻等技術,一輛輛解放第七代産品在這裡平穩下線。

  據中國一汽研發總院天工平台C平台項目PDT經理禹真介紹,近年來,中國一汽在AI芯片、智能駕駛、動力電池、線控底盤等智能汽車核心技術方面都取得了突破。“自主掌控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禹真説。

  隨着數智化技術賦能加速,中國一汽也迎來了顯著的效益提升。數據顯示,2025年1月至6月,中國一汽整車銷量突破157.1萬輛,同比增長6.1%;生産整車155.5萬輛,同比增長3.8%。其中,自主品牌銷量突破44.98萬輛,同比增長8.5%;自主新能源銷量突破14.5萬輛,同比增長95.5%;合資品牌銷量112.1萬輛,保持合資陣營領先地位。

  中國一汽數智化轉型的背後是國家和地方持續有效的政策賦能。“汽車産業作為長春市的支柱型産業,是製造業轉型突破的‘主戰場’。”長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宋紹忠在接受採訪時説。2022年,“長春市汽車集群”成功入選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2024年,集群産值規模達到4611億元。

  根據《吉林省製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2023-2025年)》,吉林省正在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為主線,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以工業互聯網賦能為着力點,加快推動製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着力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從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的篳路藍縷到現代化製造工廠的勇立潮頭,從開創新中國汽車工業歷史的“搖籃”到如今智能電動化浪潮的“排頭兵”,中國一汽72載的發展故事不僅是中國從汽車製造大國到汽車製造強國轉變的縮影,也折射着近年來中國製造業在數智化轉型中迸發出的巨大活力。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202406681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