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圍繞“三個集中” 國資央企重組整合加速推進
2025-02-24 記者 沈寅飛 來源:經濟參考報

  開年以來,A股市場掀起了一輪國資央企重組的熱潮。多家國資央企在資産整合方面頻頻出手,引發廣泛關注。對此,業內人士指出,當前經濟結構調整加速,傳統産業需要轉型升級,新興産業需要加速布局。近期國資央企的重組預示着新一輪的國資整合潮,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動下,國資央企將重組整合提升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而央企在2025年圍繞“三個集中”原則的投資並購重組或將進一步提速。

  國資央企頻“舉牌”

  2月16日晚間,宏盛華源發布公告稱,山東電工電氣將其持有的公司8.43億股股份(佔上市公司總股份比例為31.52%)無償劃轉予中國電氣裝備。本次權益變動後,中國電氣裝備將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

  此前,中國電氣裝備已與兵器裝備集團有過一次交易。據保變電氣今年1月17日公告,2024年9月27日,兵器裝備集團與中國電氣裝備簽署了《企業國有股權無償劃轉協議》,將其直接持有的保變電氣37.98%股份及保定同為電氣設備有限公司100%股權無償劃轉至中國電氣裝備。

  另一家央企控股的中國鹽湖集團也在2月8日舉行了揭牌儀式。該集團由鹽湖股份、青海匯信資産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和五礦鹽湖有限公司三家企業共同組成,註冊資本100億元人民幣,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持有中國鹽湖集團53%的股份,青海省國資委及青海省國有資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持有47%的股份。

  據記者了解,今年1月,鹽湖股份控股股東股份協議轉讓過戶完成,中國鹽湖集團成為鹽湖股份的控股股東。鹽湖集團在去年12月30日以支付現金方式購買青海國投及其一致行動人蕪湖信澤青持有的鹽湖股份6.81億股股份,佔鹽湖股份總股本的12.54%。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已有多家國資央企在資産整合方面頻頻出手。數據顯示,截至2月12日,以首次公告日作為統計依據,A股市場涉及地方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並購事件合計122起。其中,19起已完成,103起正在進行中。從所屬的申萬一級行業來看,房地産、基礎化工、建築裝飾三個行業居於前列,依次為14起、11起、10起。

  “通過資源整合與優化配置,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技術實力。例如,東風係、兵裝繫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擬發生變更,重組預示着新一輪的國資整合潮,旨在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中國企業改革研究會研究員周麗莎認為,當前經濟結構調整加速,傳統産業需要轉型升級,新興産業需要加速布局。國資國企通過並購重組,可以更好地適應經濟結構調整的需求,推動産業升級。

  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大學産教融合研究院執行副院長、中國企業聯合會特約高級研究員劉興國説,重組整合的路徑,包括行政化方式和市場化方式。兩種方式各有優缺點和不同適用條件。通常來説,市場驅動、企業主動推進實施的重組整合,更容易完成形式整合後的深度融合,真正做到“1+1>2”。在當前階段,市場已經發育成熟,市場化整合已經成為國有企業重組整合的主要方式。

  多重因素助推整合熱潮

  近年來,國資央企重組整合方面動作頻頻,受到廣泛關注。

  從政策層面看,2025年是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收官之年,無疑國資央企的重組整合將會是其中的重要內容。2月17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發表署名文章指出,國資央企將深入推進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更好發揮在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國有資本“三個集中”,推動重點産業提質升級,優化生産力空間布局。

  此外,2024年&&的“國九條”“科創板八條”“並購六條”等政策,明確大力支持並購重組,帶動了並購重組市場的持續升溫。

  據數據寶數據,2024年,央企、地方國企的平均並購金額分別為268.26億元、136.79億元,分別較近10年均值增長129%和170%,展現出國有資本整合加速的態勢。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目前政策層面明確了並購重組的“可”與“不可”,並提高了監管的包容度,簡化了審核程序,提高了審核效率。憑藉着更強的資源整合能力、更充裕的資金體量和逐步完善的考核機制,央國企並購重組浪潮正盛,國有資本改革也將迎來新的戰略機遇期。

  業內人士指出,多重政策引導,同時在推動做大做強的目標影響下,央國企加快並購重組、整合資源,以提升産業協同效應,優化國有經濟布局。

  “無論是服務於前瞻性布局,還是致力於推動同質化業務整合,其根本目的都在於增強國有資本核心競爭力,提升國有企業産業發展引領力,進而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與國有企業。”劉興國&&。

  重點領域逐漸明晰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國務院國資委的多次公開表態中,均&&下一步將以中央企業重組整合為抓手,深入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加快推動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關係國計民生的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公益性領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産業集中。

  據了解,國務院國資委對中央企業提出的目標是,到2025年,央企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收入佔比要達到35%。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央企的戰略性新興産業投資布局正在逐漸形成營收,結合國務院國資委對央企在戰略性新興産業方面的收入比重要求,央企在2025年圍繞“三個集中”原則的投資並購重組或將進一步提速。

  周麗莎&&,未來,戰略性新興産業,如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量子科技等領域,將繼續是國資央企並購重組的重點方向。

  另外,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如鋼鐵、煤炭、電力等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也需要通過並購重組提升産業集中度和競爭力。而産業鏈關鍵環節,特別是圍繞産業鏈的關鍵環節和薄弱環節,則可能進行上下游整合,提升産業鏈的整體競爭力。

  劉興國認為,從國企並購重組的領域,總體上看,應當是以各級國資委年度工作中所部署的重點領域為主,在不同區域可能會有不同的側重領域,但整體上都將圍繞做強主業、提升産業鏈、發展新質生産力、聚焦國計民生等目標來推進,因而重點領域或多在戰略性新興産業、基礎設施和民生保障産業。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