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後,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蒙蘇經濟開發區水資源再生廠項目一片繁忙景象。來自開發區零碳産業園的光伏廢水經過高效沉澱除硅除硬、生化、臭氧催化氧化等處理後産出高品質中水,後又經中水回用管道返回零碳産業園進行再利用。作為我國首個光伏廢水處理零排項目,其光伏廢水循環利用率達到95%,並且實現了廢水零排放,為我國光伏産業廢水蹚出一條綠色低碳處理利用之路。
據介紹,近年來,我國光伏等新能源設備實現大量應用,裝機規模穩居全球首位。但光伏産品在生産過程中産生的廢水如何進行高效處理和再利用,也成為行業面臨的挑戰。2024年10月,蒙蘇經濟開發區水資源再生廠項目在蒙蘇經濟開發區零碳産業園正式投産,這一項目每天可處理10萬噸工業廢水。
記者了解到,蒙蘇經濟開發區零碳産業園是全球首個落地的零碳産業園,打造新型電力系統、零碳數字操作系統和綠色新工業集群三大創新支柱,培育新能源電池、新能源裝備、新能源汽車三大千億級産業,致力於將內蒙古的綠色資源優勢轉變為新能源産業優勢。
水資源再生廠項目運營方伊金霍洛旗澎源供水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牛彥鵬介紹,包括蒙蘇經濟開發區零碳産業園企業在內的光伏工廠,在硅片切割、脫膠和清洗等環節會産生大量廢水,這些廢水鹽分高、硬度大,有機物難以降解,廢水如何循環利用一直是公認的難題。
圖為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的蒙蘇經濟開發區水資源再生廠項目。麻志強 攝
項目全過程總包單位中鐵上海局鄂爾多斯蒙蘇經開區水資源再生廠項目黨支部書記高偉説,蒙蘇經開區水資源再生廠項目每天工業廢水處理規模10萬噸,其中6萬噸為服務隆基光伏科技公司污水處理工藝線,4萬噸為服務其他企業污水處理工藝線,涉及污水、污泥處理多種系統,涵蓋41座構(建)築物與31千米的廠外配套管線。
針對上游廢水高硅高硬、高TDS濃度、高氯化物、極低碳氮比、高濃度難降解COD、低濃度氟化物處理難度大等污染物特徵,蒙蘇經開區水資源再生廠項目採用高效沉澱除硅除硬、多模式AO生化池、除氟高效沉澱、臭氧高級氧化等工藝進行處理,由此就能得到高品質的中水。
“這些中水再回用給蒙蘇經濟開發區零碳産業園的企業,回用率達到95%,為行業裏全國最高。而剩下的5%,通過蒸發結晶系統對膜産生的濃水進行處理,分離出氯化鈉、硫酸鈉等産品鹽,並進行資源化利用,達到廢水零排放。這種工藝和零排放為全國光伏廢水處理中的首例。”牛彥鵬説。
蒙蘇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薛振宇介紹,蒙蘇經濟開發區水資源再生廠項目總投資達22.23億元,創下了中國國內光伏廢水處理領域投資規模最大的污水處理零排放項目先河。此外,在回用標準、分鹽量上刷新了國內光伏廢水處理領域的紀錄。
作為蒙蘇經濟開發區零碳産業園重點保障性工程,污水處理廠的設計秉承“綠色智慧”建造思路,積極踐行“雙碳”目標。在建設過程中和目前運營工作中,也有效實現了綠色低碳理念。
記者了解到,蒙蘇經濟開發區水資源再生廠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採用了“敞開空間+光伏電站”的池體組合設計,並網電壓等級10kV,分兩個並網點接至廠區配電室。
“這樣的設計,每年可提供約219萬度綠色清潔電能,這相當於每年節約標準煤270噸,減排二氧化碳715噸,降低碳粉塵排放182噸,有效實現綠色低碳運行。”薛振宇説。
高偉介紹,處理完的光伏廢水成為中水,基本解決了蒙蘇經開區零碳産業園區內多家新能源企業工業生産用水需求,為零碳産業園綠色低碳運行發揮重要保障作用。鄂爾多斯市毗鄰黃河,該項目的運行還對全方位推動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國不少地方採用“光伏+污水廠”模式建設污水處理廠,一方面毗鄰光伏企業或光伏産業園配套建設污水處理廠,另一方面污水處理廠本身也是通過光伏發電維持運行。薛振宇説:“這反映出我國新能源産業進一步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