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DeepSeek有望激發新一波人工智能創新浪潮
2025-02-07 記者 吳曉凌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中國人工智能(AI)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日前發布其最新開源模型DeepSeek-R1,用較低的成本達到了接近於美國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開發的GPT-o1的性能。這一進展破解了全球人工智能産業長期以來“堆算力”的路徑依賴,其影響波及資本市場。業界人士認為,DeepSeek模型有望激發一波創新浪潮,推動全球AI繼續進步。

  據深度求索公司官網介紹,DeepSeek-R1在後訓練階段大規模使用了強化學習技術,在僅有很少標注數據的情況下極大提升了模型的推理能力,在數學、代碼、自然語言推理等任務上,測評性能與GPT-o1模型正式版接近。

  國際投行摩根士丹利&&,“更大(的模型)不再等於更聰明”,DeepSeek通過顯著提高數據質量和改進模型架構,展示了一條與之前大模型不同的高效訓練途徑。摩根士丹利説,DeepSeek的模型現在低成本優勢突出,與國際知名大模型相比,其成本大約低了一個數量級。

  高盛集團也認為,DeepSeek新模型的成本遠低於現有模型,這意味着開發利用大模型的門檻降低,互聯網巨頭將面臨初創公司的潛在競爭。

  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指出,DeepSeek挑戰了人工智能産業在過去一段時間的核心信念,即認為更強大的硬體才是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

  摩根士丹利認為,DeepSeek的模型表明,前沿AI能力可能不需要大量計算資源就能實現。通過巧妙的工程設計和高效的訓練方法,高效利用資源可能比純粹的計算能力更重要。這可能會激發一波創新浪潮,各家企業會探索具有成本效益的AI開發和部署方法。

  DeepSeek的模型是開源共享的。近日,全球知名開源&&抱抱臉公司等多個團隊已宣布復現了DeepSeek-R1的訓練過程。美國“元”公司首席AI科學家楊立昆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説,DeepSeek-R1的面世,意味着開源模型正在超越閉源模型。

  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文章説,開源模型DeepSeek-R1對全球用戶産生極大吸引力,有利於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文章説,對於大多數商業用戶來説,擁有一款足夠可靠並且好用的模型比擁有絕對領先的模型更重要。“並不是每個司機都需要一輛法拉利。像R1這樣模型的推理能力進步,可能會為與客戶互動或處理工作任務的‘智能體’帶來突破性變化。”如果能以更低的成本擁有這些模型,企業的盈利能力將提升。

  瑞士瑞銀集團指出,如果AI訓練和推理成本顯著降低,預計更多終端用戶將利用AI來改善他們的業務或開發新的用途。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