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新春聚“三新”——“新漢正街”裏的消費新趨勢
2025-02-06 記者 惠小勇 徐海波 來源:經濟參考報

  購新衣、買鮮花、喝咖啡、吃海鮮……這個春節,走進有着“全國規模最大現代商貿物流&&”之稱的武漢漢口北國際貿易城,隨處可以感受到紅紅火火的過年氛圍、熱熱鬧鬧的消費場景。這個脫胎於“天下第一街”漢正街的大型現代商貿市場,春節期間人氣旺盛,日均客流量突破10萬人次。如此種種的新場景、新體驗,頗具新時代氣息的新年貨,帶給人們別具一格的新年味,同時,也交出一份熱氣騰騰的促消費答卷。

  新理念帶火“新年貨”

  這個春節,春光明媚。許多人買年貨走進了花卉市場,挑選各式各樣的鮮花,借助“花開富貴”的好兆頭,為家裏增添節日氣氛。位於漢口北國際貿易城的鮮花小鎮,是武漢最大的鮮花市場。

  假日期間,記者來到這裡探訪節日的氣氛。市場外停放着許多武漢市及周邊地區牌照的汽車。走進市場,映入眼前的是玫瑰、百合、鬱金香、繡球、洋桔梗……上千束國內外品種的花卉擺放得錯落有致,低至9.9元一把的價格吸引了不少顧客駐足觀賞。

  來自孝感的張先生夫婦是一對退休教師,這天一大早,他們就駕車來到漢口北採購年貨,第一站就來到鮮花小鎮。“我買了富貴蘭,紅彤彤的,有年味。”張先生抱着花笑容滿面地對記者説,現在過年家裏不缺吃,不缺喝,不缺穿,就買點花,添置個好心情。

  與張先生一樣,越來越多人將鮮花列為“必備年貨”。據統計,春節假期,漢口北鮮花小鎮共接待近20萬名顧客,北美冬青、銀柳、澳洲蠟梅、豐島牡丹菊、多頭西諾紅百合、鬱金香、洋牡丹等備受青睞,實現銷售額超500萬元。

  除了鮮花,最受歡迎的“年貨”還有咖啡。走進漢口北咖啡街,300米長的市集內,30多家咖啡源頭供應鏈企業展示着來自埃塞俄比亞、巴拿馬、巴西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咖啡豆,各式咖啡及咖啡器具應接不暇,前來諮詢購買的市民絡繹不絕。

  藍山咖啡總經理劉啟告訴記者,如今,中國人的消費觀念在改變,春節時期,親戚朋友聚在一起,除了吃飯喝酒之外,也會喝上咖啡,享受暖陽,聊聊家常。今年春節,通過他們店裏線上線下購買咖啡産品的消費者越來越多了,尤其是年輕人更是消費主力。

  過年的食品除了臘魚臘肉,還有海鮮。這個春節假期,漢口北“漁人碼頭”集市擠滿了打貨的市民。俄羅斯深海帝王蟹、波士頓龍蝦、馬來西亞黑虎蝦、挪威虹鱒魚、福建連江鮑魚等200余種海鮮,吸引了許多武漢周邊消費者駕車前來購買。現場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春節前後,海鮮市場總銷售額超過2300萬元。

  當然,過年中最為引人矚目的還屬燈籠、對聯、挂件等節日飾品。過完春節又要迎來元宵節。在漢口北小商品城,許多商戶&&,“現在是一年中生意最好的時候。”記者注意到,這些從漢正街搬遷過來的商戶,與過去一樣,每家門店都是小格間,但不再是低矮的民房老宅,而是“搬進”了漢口北小商品城的大廈內,他們仍習慣於將小商品擺在店門口,或懸挂在墻上。

  “我們擺出來不再像過去一樣是為了拼價格,而是展示自家商品的獨特性和文化味。”以售賣中國結、燈籠等商品為主的商戶李女士告訴記者,現在賣節日飾品的商戶都各有特色,比拼的是創意,主打文化牌,每天銷售額都在萬元以上。

  據漢口北小商品城市場部門統計,春節前夕市場人流量較平時增長超過40%,吸引了大量尋求獨特節慶裝飾品和實用小物件的消費者。其中,非遺剪紙窗花日銷萬件,融入生肖蛇元素的電子燈籠成為爆款。商家們推出了各種優惠活動吸引顧客,整個小商品城洋溢着濃厚的新年氣氛,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大關。

在武漢舉辦的2025漢口北新春年貨節上,人們選購各色年貨,參加趣味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年味十足。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新場景長出消費新鏈條

  如今,走在漢口北的街頭,逛在各式商城店舖之間,很難想象這個由漢正街搬遷而來的商品批發零售市場,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談及漢正街,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其在我國改革開放歷史甚至商業發展史上有着濃墨重彩的一筆。它曾被稱為“全國小商品市場第一街”,被視作“改革開放風向標”。而在許多老武漢人的記憶中,首先涌現出的是“散、亂、小”“狹窄的街道”“擠滿大街小巷的店舖”“成堆的小商品”“地攤經濟”等詞彙。2010年前後,漢正街各類市場開始向漢口北等區域搬遷,逐漸形成建築面積600多萬平方米、擁有30個專業市場的漢口北國際貿易城。人們稱之為“新漢正街”。

  商場大廈易建,市場繁榮難聚。漢口北集團的決策者們意識到,必須面向新時代,構建“新市場”。鮮花市場就是典型的“無中生有”。地處華中的武漢甚至湖北,並不是鮮花的主要産區。為了讓消費者在武漢能夠買到品質新鮮又價格實惠的鮮花,漢口北鮮花小鎮通過現代供應鏈方式,重塑了鮮花産業鏈條。

  漢口北鮮花小鎮負責人游坤告訴記者,在鮮花小鎮,由卓爾智聯集團旗下卓爾國貿集團聯手“亞洲第一花市”雲南斗南花卉産業集團,共同打造華中最大的鮮花産業綜合交易基地——華中鬥南花卉城。花卉城佔地面積330畝,以歐式浪漫風情為基調,主打“花文化、微度假”,融合多種花卉産業相關主題業態以及線上商場、保鮮倉儲、智能物流配送、遠程拍賣、信用金融服務等多種功能,是一個集鮮切花批發交易、綠植花苗、花藝資材、餐飲美食、休閒娛樂、文創打卡於一體的新型綜合體。

  不僅是鮮花鏈,漢口北立足實體批發市場,還潛心打造了咖啡鏈、海鮮鏈、辣椒鏈、服裝鏈等多個供應鏈。漂洋過海的花卉,讓人眼前一亮;來自烏干達、牙買加、哥斯達黎加等地的咖啡豆,飄逸着異國的醇香;産自印度、越南等國的優質辣椒,讓老百姓餐桌多了一份異國風味。

  與鮮花、海鮮、咖啡等“新年貨”一樣,傳統年貨服裝在漢口北也銷售火爆。這個春節,漢口北多個服裝城照常營業,匯聚了眾多國內外知名品牌和最新潮流款式,可滿足不同年齡層次消費者的需求,每天前來購買服裝的顧客絡繹不絕。

  眼見記者走過來,熱情上前招呼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她在漢正街經營30多年的羊絨生意,10年前到漢口北開了分店。“雖然這個店人流量沒有老店多,但這裡主打中高檔品牌,實際上,賺的不比老店少。”

  在漢口北海寧皮革品牌廣場,“迎春煥新”促銷季活動吸引了許多市民慕名而來。今年,這裡的皮衣皮草設計更加個性時尚,不少新款在設計中融入宋錦、皮雕、鏤空、刺繡等元素,95後、00後開始成為皮草消費的“新勢力”。據統計,春節期間,漢口北服裝城總銷售額近1億元。

  新體驗讓購物成為旅游

  俄羅斯糖果排隊買,中東飾品搶着要,馬來西亞黑虎蝦賣斷貨……1月18日,2025漢口北新春年貨節熱鬧開幕,眾多市民前來採年貨、享年味、品年俗,提前感受新春節日氛圍。現場擺滿各地名優特産、冷凍生鮮、休閒零食、特色地域美食、品牌服飾、花卉綠植等,一站式購物滿足市民打年貨需求。同時,還可以欣賞一場場洋溢着新春氣息與文化魅力的視聽盛宴。打年貨也成了一次年味十足的年俗體驗。

  義寫春聯、舞龍舞獅、踩高蹺、變臉噴火等民俗活動穿插於集市之間;非遺手工藝人教你捏面塑、剪窗花、寫福字,把新年的喜悅與吉祥傳遞給每一個人。漢陽炸圓子、黃陂豆絲、冰糖葫蘆、棉花糖等承載着無數人童年記憶的傳統小吃,盡享舌尖上的歡樂。還有各類演藝節目,以及傳統打糍粑、拓印紅包、糖畫等非遺手作。市民游客可以一邊採購年貨,一邊欣賞非遺表演,領略荊楚文化的深厚底蘊。

  這場年貨節既包含了傳統年俗文化,又考慮了年輕人喜好。來自湖北省的20余支優秀廣場舞代表隊,600名廣場舞愛好者現場比拼,30多支曲目輪番登&,現場中老年朋友連連拍手稱讚。另一旁,民間達人舞團帶來時裝秀、舞蹈秀、風腰秀、扇子舞、旗袍秀等新春序曲,也引來不少年輕人駐足圍觀。

  類似的“體驗式”購物在漢口北“常態化上演”。進入漢口北咖啡街便看到一組“咖啡貓”雕塑。一隻憨態可掬的藍色貓咪或是趴在屋頂,或是扶窗而上,打翻的咖啡“浸染”整條街區。走進其中一家頗具西式風格的咖啡店唐吉訶德,陣陣咖啡香撲面而來。磨粉、過濾、燜蒸、滴濾,一杯咖啡製作完成,香氣漸漸散發。店主高峰告訴記者,這條咖啡街已是“網紅打卡點”,許多年輕人從城區到這裡來拍照,到咖啡店來“沉浸式體驗”咖啡文化和咖啡研磨沖泡技藝。

  離咖啡街不遠的卓爾大集,是湖北最大的商超採購中心。作為擁有10000平方米的大型購物超市,卓爾大集在這個春節期間活動力度全年最大、價格最低,囊括上萬件産品,覆蓋生活日用、生鮮食材、酒水飲料、米麵糧油、玩具零食等全品類。走在商超中,穿插於琳瑯滿目的商品間,仿佛徜徉在城市的海洋中,購物也成為一種旅游。在促銷活動的帶動下,卓爾大集春節期間實現銷售額超過5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地處武漢的漢口北,還在湖北7個市縣“隔空”聯辦年貨節。採取“1+7”模式,以漢口北年貨節為主場,卓爾桃花驛小鎮、卓爾天門生活城、隨州客廳青銅古鎮、荊州卓爾城、紅楓谷溫泉小鎮、羅田勝利小鎮、潛江客廳等地同步設立聯動會場。一些回鄉過年的湖北人,在縣城就可以買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貨。

  “以‘年貨經濟’為引擎的消費熱潮席捲整個漢口北,逆勢帶動消費市場穩步向上”。漢口北集團董事長范曉蘭説,今年春節期間,漢口北市場整體銷售額同比上漲30%,譜寫出新春消費的新圖景,體現了我國消費市場的新趨勢和新活力。接下來,隨着各類促消費政策的陸續&&,預計消費市場將進一步激活,漢口北市場將乘着“這股春風”,努力建設“全國最大、世界領先”的商貿之都、雙循環商貿市場樞紐。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