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通訊社主管

首頁 >> 正文

解碼中國企業樣本|為“中國創造”崛起“打樣”築基——從深圳嘉立創看企業新質生産力躍升
2025-01-24 記者 宋振遠 吳蔚 劉璐璐 來源:經濟參考報

  從華強北的“一米櫃&”,發展到近1800畝的現代化數字生産基地和倉儲基地;從電路板打樣起家,成長為電子及機械産業鏈一站式基礎設施服務“獨角獸”;從地鐵口發傳單招攬業務,擴展成全球超620萬用戶在線下單……

  深圳嘉立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崛起歷程正是我國由“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的縮影。更為重要的是,當社會化的大規模創新洪波涌起,嘉立創提供電路板從設計到智造的一站式服務,使電子硬體創新“人人可得”,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便捷的方式,成為電子産業“中國創造”崛起的堅實基礎,其自身的“延鏈式創新”發展模式也成為中國小微企業高質量成長的生動樣本。

  從“一米櫃&”成長起來的電路板“獨角獸”

  電路板,作為電子設備的核心組件,如同建築的底座,電子産品所有的功能、設計必須構築其上。小到插線板,大到重型裝備,甚至在軌衛星,電路板都不可或缺。

  把時間線拉回到20年前,彼時正是中國製造業高速發展之初,硬體工程師們卻找不到電路板打樣的地方。PCB(印製電路板)打樣難、打樣貴是電子行業的痛點,諸多中小微企業和研發者的創新都受此掣肘。

  在這個背景下,一家名為嘉立創的公司在2006年誕生,主要從事PCB打樣和小批量板製造業務。“起初在深圳華強北只有一個與人共用的一米櫃&,一邊幫人賣變壓器,一邊就放個電路板。”嘉立創集團負責人回憶稱,為開拓業務,他帶着人在華強北舉牌子、地鐵口發傳單,業務員還沒發完傳單,人還沒到家,訂單就下來了,可見行業有多痛。

  當時的PCB廠家都不願意接散單,一次開機的“行價”大約800元,對於要不斷試錯、驗證的初創企業、科研機構和電子工程師來説,這筆持續性的投入並不便宜,而且一米見方的PCB板材,如果僅僅一單一板,其實浪費了不少。

  “拼單!”嘉立創把每天收到的幾千款打樣訂單,按照大小形狀“密鋪”在盡量少的大板上,這樣均攤開機費就變成了50元左右。“通過我們的工程能力,把離散的東西轉變為批量化生産,降低成本,解決了很多行業發展中的問題。”

  不僅如此,嘉立創還自主研發了大量以EDA、CAM、DFM軟體為核心的工業軟體集群,幫助用戶在設計階段優化産品質量,並且突破了超高層電路板、盤中孔、超細微鑽及熱電分離銅基板等眾多工藝技術,以滿足用戶的硬體創新需求。尤為重要的是,嘉立創敏銳抓住了“互聯網+”的時代契機,通過數字技術徹底顛覆傳統生産經營模式。在PCB行業引入數字化下單系統後,用戶可以直接通過互聯網實現PCB設計、下單到生産的全流程管理。

技術工人對電路板産品質量進行AOI光學檢測。

  2011年,嘉立創旗下立創商城成立。“立創商城就是電子行業的京東。”據立創商城負責人介紹,電子工程師所需的電阻、電容、二極管、三極管、集成電路等各種元器件都可以在立創商城買到,而且“明碼實價,一片起訂,最快4小時發貨”。

  此後,嘉立創又將業務延展至印刷電路板裝配(PCBA),至此,從PCB設計開始,到元器件選購、裝配,形成了完整的閉環,電子工程師所需的元器件和服務都可以在嘉立創一站式購齊。

  2021年,嘉立創進行了戰略重組,先後整合中信華和立創商城,更名為深圳嘉立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為集EDA工業軟體、PCB製造、電子元器件購銷、電子裝聯、3D打印、CNC機械智造等業務於一體的電子及機械産業鏈一站式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2023年,嘉立創實現了67.48億元的營收和7.38億元的凈利潤;2024年上半年,嘉立創實現營業收入37.15億元,凈利潤4.78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15.97%、37.63%。連續四年登上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單,2024年首次躋身全球百強。

  “一站式服務”助力全球“硬體夢想家”圓夢

  前不久,珠海科技學院的鄧同學發布了一則為奶奶製作帶按鍵智能屏的視頻,引發全網關注。從設計、打樣,到採購元器件直至製作,都是鄧同學獨立完成,而嘉立創的“一站式服務”正是他背後堅實的支撐。

  像鄧同學以及電子工程師這樣的“硬體夢想家”,正是嘉立創逾620萬全球用戶的畫像特徵。

  記者在嘉立創珠海的生産基地看到,高度智能化的柔性生産線飛速運轉,鑽孔、飛針測試等設備高效作業,全力保障訂單交付和産品質量。AGV搬運機器人在各個工作站之間不斷穿梭,精準高效地配送物料和精密組件,整個生産製造過程高效有序。

  珠海生産基地還有一個約10萬平方米的大型智能倉儲,這裡有2600多家上游供應商提供的超56萬種電子元器件。作為全球工程師的選型網站,立創商城的用戶下單後,智能倉儲基地迅速配貨、包裝,通過順豐、中通等大型物流公司在基地內的駐點發往全球各地。

立創商城自營智能電子元器件倉儲基地。

  據立創商城負責人介紹,嘉立創的倉庫投入係國內行業最大,通過自營、代購和代銷的多種方式,保證渠道的安全可控。這位負責人説:“我們是想在選型和買料這塊節省用戶的時間和資金成本。”

  包括珠海在內,嘉立創已在廣東惠州、韶關,江西吉安及江蘇淮安等地建立起總面積近1800畝的五大自營現代化數字生産基地和超13萬平方米的兩大自營智能電子元器件倉儲基地,旨在實現産品自營製造,提高交付效率和産品質量。

  嘉立創依託軟體自主研發能力,通過自建的下單網站和自有的生産倉儲基地,創新打造了貫穿前端客戶服務、中端技術支持和後端智慧工廠全服務鏈條的“一站式産業互聯智造模式”。這一模式不僅提升了效率,還帶動了小批量、多品種生産成為可能,為中小企業和個人開發者提供了快速“打樣”的通道,而“最快12小時出貨”的服務承諾,將電子硬體的研發周期壓縮到極致,有力支撐了中國電子硬體創新的快速崛起。與此同時,作為“全球硬體創新樞紐”,嘉立創也展現了中國硬體創新和實現能力、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的共享共贏。

  “延鏈式創新”築基“人工智能+”時代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如何解決創新的大規模工業化問題將成為全球經濟的主要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觀察嘉立創近20年來的發展歷程,從單一産品製造企業發展為多元化、科技型的世界級“獨角獸”,其“延鏈式創新”模式不失為一種可行路徑。

  從PCB打樣“延鏈”到機械製造,客戶需求驅動創新。從最初的PCB打樣到元器件商城、從研發工業軟體到提供印刷電路板裝配,不難發現,嘉立創的業務創新是沿着産業鏈不斷拓展,而其背後的驅動力正是客戶需求。正如嘉立創堅持“要為客戶創造價值”,不斷為他們提供更多增值服務,為電子工程師和企業提供超越製造本身的解決方案。

  不僅如此,嘉立創的資源與能力還在向機械製造領域輸出,隨着FA(工廠自動化)機械零部件商城、3D打印、CNC(計算機數控)機械智造、鈑金加工等業務的開展,嘉立創如今還可以為工程師提供機械産業鏈一站式服務。

嘉立創位於廣東珠海的電子裝聯車間。

  從數字化&&“延鏈”到智能服務生態,産業協同驅動創新。嘉立創不僅形成了業務數字化和&&化運營的核心競爭力,而且正在打造一個完整的創新生態系統,成為覆蓋全産業鏈的一站式智能服務生態。從線上立創商城,結合AI數據分析,幫助中小企業和個人開發者降低開發門檻,加速創新産品上市,到線下硬創社社區,打造面向電子工程師的專業技術資源庫,協同創作者將硬體技術組件化、模塊化,為工程師提供技術變現&&,嘉立創將供應鏈、開發者和終端用戶緊密連接,通過技術賦能構建産業協同;尤其是針對開源硬體的支持,嘉立創積極組織“開源硬體星火會”,匯聚産、學、研各方專家,促進硬體創新者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了中國硬體社區從模仿到自主創新的跨越。

  這一生態使得電子産業的創新門檻進一步降低,大量中小型企業和個人開發者借助嘉立創的&&迅速完成産品原型開發,為“中國創造”的崛起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從一站式服務“延鏈”到智慧賦能,技術升維驅動創新。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興起,嘉立創不僅實現了自身從數字化到智能化轉型,還通過人工智能幫助客戶優化設計和生産流程,成為産業鏈智能化的推動者。

  如今在嘉立創自主研發的智能拼板軟體中,已通過AI技術進行迭代優化,大幅提高生産效率、降低生産成本;在PCB設計服務中也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幫助客戶避免設計錯誤,提高效率;立創商城還提供智能推薦服務,根據客戶訂單習慣推薦元器件採購方案,利用AI和大數據深挖客戶需求;在PCBA服務中,通過AI識別客戶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生産和貼片服務……為了實現創新引領,從底層的基礎研發到頂層的應用,嘉立創不斷投入大量研發力量,近7000名員工中技術研發人員超過1000人。

  嘉立創的成長歷程和發展戰略見證了從“互聯網+”到“人工智能+”的時代躍遷,是電子産業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再到“中國創造”的親歷者和推動者,創新已然烙印在企業發展的基因裏,而以嘉立創為代表的中國創新型企業的大規模崛起,正在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80395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