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信託公司成績單陸續出爐。截至發稿,已有51家信託公司披露了2024年未經審計業績,合計實現營業收入647.69億元,同比下滑11.12%,實現利潤總額350.84億元,同比減少20.38%。雲南信託研究發展部報告顯示,整體看,多項行業盈利指標仍呈負增長,其中,信託業務收入同比降幅有所收窄,其餘各項下降指標的同比降幅呈現進一步擴大趨勢。
業績分化顯著 行業業績整體承壓
雲南信託最新研報顯示,2024年全行業只有一家信託公司營業收入超過50億元,2家信託公司營業收入超過30億元,10家信託公司營業收入超過20億元。具體來看,中信信託以53.79億元(合併)營收暫居榜首,江蘇信託、英大信託、華鑫信託、陜國投信託分別位列第二到第五。
潘悅 製圖
2024年共有24家信託公司的營業收入實現增長,佔比約為47.06%。在行業排名前十的信託公司中,共有六家實現了營業收入增長。其中,中信信託的營業收入增長率達到42.18%,江蘇信託為4.31%,英大信託為16.04%,華鑫信託為0.47%,陜國投信託為8.47%,中誠信託為0.84%。
除營收外,行業利潤數據也呈現明顯分化。數據顯示,2024年51家信託公司實現利潤總額350.84億元,同比減少20.38%。總利潤位列前五的信託公司分別為中信信託、江蘇信託、英大信託、華鑫信託、華能信託。其中,僅中信信託、江蘇信託兩家公司的利潤總額超30億元。
行業的凈利潤數據也有明顯變化。雲南信託研報顯示,2024年,信託行業凈利潤289.06億元,同比減少15.31%,實現凈利潤增長的信託公司佔比為52.94%。行業前五位分別為江蘇信託、中信信託、華鑫信託、英大信託、華能信託。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信託公司業務收入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上述51家公司整體信託業務收入總額為419.34億元,同比下降6.87%。在已披露財報的信託公司中,36.00%的公司信託業務收入呈現正增長。從信託業務收入行業排名來看,位居前五位的信託公司分別為英大信託、中信信託、華鑫信託、光大信託和建信信託。
5家利潤總額為負 五礦信託現首虧
1月14日晚間,上市公司五礦資本披露了五礦信託2024年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表。2024年,五礦信託實現營業收入-3.2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111.27%;實現凈利潤為-9.55億元,同比下滑180.25%。
“這是五礦信託自2010年開業運營至今,首次年度財務報表出現虧損情況。”有業內專家説道。近年五礦信託主要業績指標均穩居行業前十名。2023年,五礦信託實現營業收入28.93億元,行業排名第十;信託業務收入為28.89億元,行業排名第二;利潤總額為15.74億元,行業排名第九;凈利潤為11.90億元,行業排名第十。
作為行業“尖子生”的五礦信託為何變成“虧損大戶”?五礦資本在業績預告中稱,信託業務轉型,業務結構的改變導致手續費及佣金收入有所減少;公司下屬子公司持有的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産本期內公允價值出現下降。合併利潤表顯示,五礦信託2024年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從上年的28.89億元減少至18.26億元,利息凈收入由正轉負至-4.42億元,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同樣由正轉負至-13.72億元。
事實上,自2021年起,隨着房地産市場調整,五礦信託出現業績下滑態勢。2021年至2023年,五礦信託營收分別同比下降10.98%、21.54%和19.79%;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15.14%、24.83%和32.98%。2024年上半年,五礦信託仍有多個信託産品逾期兌付,包括“恒信國興636號-昆明基投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恒信國興657號-贏勝5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五礦信託-恒信國興659號-新都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三個信託産品。
不久前,五礦信託剛剛經歷“換帥”,青海金融監管局核準了五礦信託總經理劉雁任職資格。1月13日,五礦信託2025年度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劉雁在會上&&,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公司深入改革的關鍵之年,五礦信託要推進自身融入集團全産業鏈一體化,堅定“産業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轉型方向,順應“三分類”導向,以産品譜係為牽引,抓好財富管理與資産配置“兩大體系”,穩健推進專業化、特色化發展。
除了五礦信託外,杭州工商信託、中建投信託、興業信託、萬向信託公司利潤總額也同樣為負數。其中,杭州工商信託多年業績欠佳,2023年報顯示,該公司全年實現營收虧損1.14億元,凈虧損高達2.2億元。
行業積極轉型 困境與出路並存
對於信託行業整體業績情況,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研究員喻智&&,2024年,信託公司業績下滑,主要源於宏觀經濟環境複雜。同時,信託行業轉型艱難,非標業務難以為繼,新業務只見規模不見效益,難以支撐盈利。
“信託公司自身戰略布局與管理能力的差異,是2024年業績分化的關鍵因素。”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認為,部分頭部公司憑藉資源整合能力與前瞻性眼光,較早布局轉型業務,在新領域站穩腳跟,業績表現良好;而部分中小信託公司戰略調整滯後、管理效率低下,難以適應市場變化,業績大幅下滑。
事實上,近年來由於高管理費率的傳統房地産非標業務大幅萎縮,而新興轉型業務的增長點尚未成熟,同時存量業務的風險也在逐步出清,整體信託業改善尚待時日。“未來信託公司業績大概率仍將面臨不小壓力,需持續關注宏觀經濟走勢對業務的影響。”喻智&&。
業內專家&&,2025年,行業既有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臨着諸多嚴峻挑戰。信託公司應時刻保持敏銳的市場洞察力與果斷的決策執行力,緊抓發展機遇。
“展望2025年,信託行業的發展將緊密圍繞資産管理規模的持續擴張、固有資金運用能力的深化提升以及業務多元化的深度拓展這三大核心主線穩步推進。”中信信託風險管理部周萍&&。中國信託業協會特約研究員梁光勇指出,防控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從國際國內已有的風險案例來看,金融企業是否樹立正確的經營觀、業績觀和風險觀,對於能否實現穩健經營至關重要。信託業回歸本源的背景下,業務轉型意味着業務邏輯的變化,風控邏輯也將隨之變化。信託公司要看到當下的機遇與挑戰,着眼長遠,不要急功近利和貪圖短期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