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丙烷一步氧化制丙烯酸”技術、總投資約115億元的茂名丙烯酸産業園項目日前開工建設。隨着一批重點項目加速推進,廣東茂名正通過加強科技創新推進石化産業轉型升級,實施“強鏈”“補鏈”“延鏈”壯大石化産業製造鏈,引進石化領域人才,增強産業發展後勁,推動千億元級綠色石化産業集群崛起。
創新驅動 促進石化産業轉型“升鏈”
茂名被譽為“南方油城”,是華南地區重要石化基地、廣東省能源基地。數據顯示,茂名石化煉油能力超1800萬噸/年,乙烯生産能力達100萬噸/年,煉油加工能力與乙烯生産能力居全國前列。面對新能源汽車發展衝擊油品需求下降、未來十年內柴油和石油産能將面臨過剩的趨勢,茂名如何促進綠色石化産業轉型“升鏈”?
錨定“雙碳”目標,推動綠色化工轉型,茂名用技術創新帶動産業創新,推動石化産業“升鏈”轉型。
近年來,茂名組織專家團隊對100余項本地企業技術需求進行分析研判,提煉出流化催化裂化(FCC)、丙烷脫氫催化劑相關技術等超過70項綠色化工新材料産業的共性關鍵技術需求。其中,茂名石化煉油轉型升級及乙烯提質改造項目應用的多項新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據茂名石化相關負責人介紹,茂名石化煉油轉型升級及乙烯提質改造項目擬建設的14套裝置中,有12套採用中國石化自有先進技術,其中24萬噸/年雙氧水等多套裝置的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該項目採用“減油增化”相關新技術替代傳統的重油催化裂解技術,屆時丙烯産率可增加2倍多,乙烯産率增加3倍多。項目預計於2027年中期建成投産,投産後茂名每年將增加200多萬噸的化工産品,將拉動下游石化産業的生産總值增加1500多億元。
茂名石化公司黨委書記尹兆林&&,公司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的部署要求,以“安全為天、責任至上、事爭第一,追求卓越”新時代企業精神為引領,以更加務實的作風,真抓實幹、埋頭苦幹,以茂名石化煉油轉型升級及乙烯提質改造項目建設為重要契機,加快打造集約集聚、高端高效的石化産業基地,全力打造世界領先煉化企業,為我國石化産業高質量發展、廣東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五鏈共建” 推動産業形成新質生産力
茂名石化升鏈、零碳産業園建鏈、欣旺達電白基地延鏈、馬店河新型儲能産業園拓鏈、華南鈦谷壯鏈……在茂名市委“五鏈共建”藍圖下,茂名石化升鏈是“五鏈共建”的第一步也是首要一環。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華南石化創新中心黨總支書記吳英柱認為,茂名將石化産業“升鏈”提升至“五鏈”之首,將實現原材料全部就地消化、就地增值,促進石化産業新質生産力形成,為我國重要石化基地綠色轉型提供樣板。
正在濱海新區建設的“零碳産業園”以綠色化工與氫能為産業核心,以第四代核電技術高溫氣冷堆為能源核心,致力於實現能源綠色化轉型和産業低碳化發展。依託“零碳産業園”建鏈,茂名正以東華能源、中核綠能、原油制化學品項目“三位一體”構建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産業集群。
高性能碳纖維被譽為“新材料之王”。東華能源萬噸級碳纖維項目是茂名“五鏈共建”中的“零碳産業園建鏈”的一顆“明珠”。東華能源相關負責人&&,東華能源碳纖維項目首條千噸線預計2025年投産運行,低空飛行器應用將是公司碳纖維下游應用重要方向之一。
作為“零碳産業園”建設的標杆項目之一,總投資約115億元的丙烯酸産業園日前破土動工,産業園將採用丙烷一步氧化法制丙烯酸技術,構建由原料丙烷到衞生材料、塗料等終端産品的産業鏈。該項目預計2025年底前完成一期建設,將為茂名建設世界級綠色化工産業集群注入動力。
人才培育 以“智”提升石化産業競爭力
中國化工學會超臨界流體專委會主任委員任其龍認為,茂名化工産品要往高端化走、向精細化走,需要人才支撐。
2024年4月,茂名面向全球石化産業人才發出“招賢令”,招募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精細化工、石油煉製等領域方向的創新人才。除企業薪資外,對認定為創新人才茂名將給予最高500萬元扶持,對認定的青年人才給予最高325萬元扶持。
産業技能人才同樣不可或缺。日前,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了2024年第二批首席技師、特級技師名單,茂名石化員工黃巨利、張恒珍等5人獲評首席技師,佔本次廣東省共評審出9名首席技師的55%。
茂名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莊悅群&&,推進“五鏈共建”乃至“多鏈共建”、夯實茂名製造業産業體系根基,是增強茂名經濟韌性的內在要求。茂名將重點完善“五鏈共建”體制機制,通過抓項目、抓園區、抓招商,以優質項目落地帶動石化等産業聚鏈成群,加強要素資源統籌和要素保障項目用地,以貼心服務幫助項目企業解決存在困難,助推茂名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